-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吹动(chuī dòng)的意思:吹动指的是用口或气流使物体摇动或移动。
春阴(chūn yīn)的意思:指春天阴沉、多云的天气。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飞花(fēi huā)的意思:形容花朵在风中飘舞,也比喻文字、武艺等技能的高超。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花红(huā hóng)的意思:指赏给妓女的钱财,也泛指给人家的红包。
柳绿(liǔ lǜ)的意思:形容柳树的叶子呈现出鲜绿的颜色,比喻事物新鲜、生机勃勃。
莫是(mò shì)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怀疑,用于疑问句中。
樵歌(qiáo gē)的意思:指在山林中劳作的樵夫唱歌,比喻在艰苦环境下保持乐观心态,用歌声激励自己。
亭子(tíng zi)的意思:指亭子的形象,比喻人的性格、才能、学问等方面有独特之处。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小径(xiǎo jìng)的意思:小径指的是狭窄的道路,比喻行走的途径狭小而不起眼。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盈盈(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充满或溢出的样子
游眺(yóu tiào)的意思:远眺、远望
争席(zhēng xí)的意思:指多人争夺同一座位或地位的情况。
不出林(bù chū lín)的意思:不出林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表现出色,超过其他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明代黄巩的《春雨亭》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江边亭子静谧的景象。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宁静。
首联“滨江亭子锁春阴,一水盈盈雨正深”,开篇即点明地点和季节,江边的亭子被春日的阴云笼罩,一条盈满雨水的河流在细雨中显得格外深邃。这里通过“锁”字,形象地表现了春阴的厚重感,而“盈盈”则生动描绘了雨水充盈的状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小径飞花红渐湿,柴门垂柳绿初沉”,进一步描绘了春雨中的自然景观。小径上落满了湿润的花瓣,颜色由红转湿,增添了几分朦胧美;柴门旁的垂柳在春雨的滋润下,嫩绿的颜色更加鲜明,仿佛刚刚沉入绿色的海洋。这两句通过“飞花”和“垂柳”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
颈联“坐深野老还争席,听近樵歌不出林”,转而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坐在深山的老者与诗人相谈甚欢,甚至争抢座位,体现了淳朴的人情味;远处传来的樵夫歌声,虽未直接入林,却能感受到其悠扬的旋律,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一联通过“野老”与“樵歌”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生活的闲适与美好。
尾联“莫是向来游眺处,东风吹动故园心”,以问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游历之地的怀念之情。春风似乎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引人深思。这一联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春雨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月廿一日惟寅徵君踏雨过林馆为留终日因诵近赋绝句三首爱其词致清婉辄走笔次韵如上古道寥寞人以角逐声利为务惟寅独逍遥恬淡之乡时来□之篇章翰墨之事岂易得也哉·其二
秋来长掩竹间扉,过客谁能识道机。
惭愧庐山陈处士,时来共葺薜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