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华感事》
《龙华感事》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七言律诗

忆昔龙华几到门,稻田流水似江村。

帝城山色中天见,海寺钟声隔岸闻。

准办黄灯传法祖,会留遗钵付僧孙。

题诗丈室依然在,荔壁秋荒隐篆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法(chuán fǎ)的意思:传授法律、教育、技艺等知识和技能。

稻田(dào tián)的意思:比喻人们辛勤耕种、努力工作的地方。

帝城(dì chéng)的意思:帝王的都城,指帝王所居住的城市。

法祖(fǎ zǔ)的意思:指法律、法规的祖宗,也指法律的创立者。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留遗(liú yí)的意思:指留下有意义的遗物或遗迹,以供后人参考和学习。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龙华(lóng huá)的意思:指长期寄居在他乡的人,特指在外地居住的中国人。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丈室(zhàng shì)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夫妻之间的家庭和睦。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篆文(zhuàn wén)的意思:篆文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字形式,也是汉字的最早形态之一。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俊所作,名为《龙华感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龙华寺的回忆,以及对佛法传承的感慨。首联“忆昔龙华几到门,稻田流水似江村”以回忆起龙华寺的景象开篇,稻田与流水的生动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片宁静祥和的土地,与江村的景致相映成趣。颔联“帝城山色中天见,海寺钟声隔岸闻”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龙华寺置于帝都的壮丽山色之中,而海寺的钟声则跨越两岸,传递着深远的禅意。颈联“准办黄灯传法祖,会留遗钵付僧孙”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重视与期待,诗人希望佛法能够如同黄灯般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同时留下遗钵作为传承的象征,寄托了对佛法延续的深厚情感。尾联“题诗丈室依然在,荔壁秋荒隐篆文”则以题诗的丈室为线索,引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荔壁上的篆文在秋日的荒凉中显得格外沉静,蕴含着历史的痕迹与深邃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佛法传承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独来成怅望,不去泥栏干。

(0)

发新安后途中寄卢中丞二首·其二

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

千山不碍笙歌月,谁伴羊公上夜楼。

(0)

少室山韦鍊师升仙歌

红霞紫气昼氲氲,绛节青幢迎少君。

忽从林下升天去,空使时人礼白云。

(0)

送张宗原

东门送客道,春色如死灰。

一客失意行,十客颜色低。

住者既无家,去者又非归。

穷愁一成疾,百药不可治。

子贤我且愚,命分不合齐。

谁开蹇踬门,日日同游栖。

子行何所之,切切食与衣。

谁能买仁义,令子无寒饥。

野田不生草,四向生路岐。

士人甚商贾,终日须东西。

鸿雁春北去,秋风复南飞。

勉君向前路,无失相见期。

(0)

西掖寓直春晓闻残漏

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

隐隐银河在,丁丁玉漏残。

微风飘更切,万籁杂应难。

凤阁明初启,鸡人唱渐阑。

静宜来禁里,清是下云端。

我识朝天路,从容自整冠。

(0)

题刑部马员外修行里南街新居

帝里谁无宅,青山秖属君。

闲窗连竹色,幽砌上苔文。

远近高低树,东西南北云。

朝朝常独见,免被四邻分。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