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无 著 赞 大 慧 齿 发 舍 利 宋 /释 咸 杰 背 独 全 提 话 已 圆 ,孤 风 凛 凛 播 皇 天 。无 端 更 把 闲 毛 齿 ,惹 得 丛 林 口 耳 传 。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咸杰所作的《和无著赞大慧齿发舍利》。诗中描述了一种场景,大慧齿发舍利(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圣物)引起了广泛的谈论和传播,犹如孤风凛冽吹过天空,其影响深远。"背触全提话已圆"意味着无论人们如何从不同角度讨论,话题都围绕着这颗舍利而变得圆满。"无端更把闲毛齿"暗指舍利的非凡之处,即使是最微小的细节也引人注目。"惹得丛林口耳传"则形象地描绘了消息在僧侣群体中迅速流传开来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大慧齿发舍利的敬仰和其在佛教界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佛法传播的生动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
乐天号达道,晚境犹作恶。
陶写赖歌酒,意象颇沉著。
谓言老将至,不饮何时乐。
未能忘煖热,要是怕冷落。
我老乃多戒,颇似僧律缚。
閒心灰不然,壮气鼓难作。
岂惟背声尘,亦自屏杯酌。
日课数行书,生经一囊药。
若使白公见,应讥太萧索。
当否竟如何,我友试商略。
时叙火后意不释然作诗解之
潘郎晓衾梦蘧蘧,舞马竟与融风俱。
前驱炎官后热属,席捲不贷渊明庐。
君家十年四立壁,震风凌雨啼妻孥。
平生白眼盖九州,闭户不纳结驷车。
清贫往往被鬼笑,付与一炬相揶揄。
井堙木刊乌鼠赭,汝则暂戏吾何辜。
天阙悠悠虎豹怒,叱阍上诉非良图。
作诗聊复相料理,甑堕已破空踟蹰。
浮生适来且适去,况此茅屋三间馀。
扫除劫灰得空阔,新月恰上东墙隅。
幕天席地正可乐,为君鼓旗助歌呼。
余与陆务观自圣政所分袂每别辄五年离合又常以六月似有数者中岩送别至挥泪失声留此为赠
宦途流转几沉浮,鸡黍何年共一丘。
动辄五年迟远信,常于三伏话羁愁。
月生后夜天应老,泪落中岩水不流。
一语相开仍自解,除书闻已趣刀头。
次韵李器之编修灵石山万岁藤歌
君不见东林怪蔓之诗三百年,字如金绳铁索相纠缠。
不如李侯灵石句,笔阵压倒长城坚。
藤阴诗律两秀发,此段奇事今无前。
吾闻草木未有不黄落,雨荒霜倒相后先。
绵绵紫藟天所寿,风雨不动常苍然。
坚姿绝邻傲一所,深本无极融三泉。
腾虬舞蛟矫欲去,流苏络带翩如仙。
班荆芘藾得吾党,酌泉共吸杯中天。
诗成一斗属太白,擘笺挥扫如云烟。
北门西掖君自有,坐拥红药然金莲。
山腰涧底莫濡滞,早晚天风吹蜕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