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老梅树依傍着枯木枝条,小路通向湖中心的是哪户人家。
水面映照着月亮,显得荒凉无人问津,游人们大多只是欣赏荷花。
- 注释
- 老梅:年老的梅树。
半树:树的一半。
倚:依靠。
枯槎:枯萎的树枝。
路:道路。
入:进入。
湖心:湖的中心。
第几家:哪几户人家。
水月:水面的月亮。
荒凉:空旷冷清。
谁复问:还有谁来询问。
游人:游客。
多只:大多。
看:欣赏。
荷花:莲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老梅半树倚枯槎",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古老的自然环境,其中“老梅”象征着坚韧不拔和岁月沧桑,而“枯槎”则给人以孤独和荒凉之感。“路入湖心第几家”,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一种探索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水月荒凉谁复问"一句,透露出一种淡漠和超然的情怀。这里的“水月”指的是自然界中流动变化不息的事物,如同佛教中的“水月”意境,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而“荒凉”则是对周遭环境的一种描绘,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谁复问"意味着在这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环境中,已经很少有人来打扰,也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或关注这种隐逸生活。
最后一句“游人多只看荷花”,则是对外界游人态度的一种描绘。"游人"指的是那些在世间行走的人们,而“多只看荷花”则表明这些人更多地被表面的美景所吸引,未能深入了解或感受诗人所处的这种超然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孤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一丁丑登均州武当山
镇日山行,人倦也、马还无力。
游历处,总堪图画,足供吟笔。
涧水绿中声漱玉,岭云白外光浮碧。
信野花、啼鸟一般春,今方识。真可羡,林泉客。
真可叹,尘埃役。想希夷冷笑,我曹踪迹。
七十二峰神物境,几千万壑仙人室。
待身名、办了却归来,相寻觅。
挽王隐君
仁田义锄德其种,晚岁坐看苗幪幪。
先生一去不可识,但喜郎君实麟凤。
一线微言惊道丧,九鼎斯文赖君重。
圣门涛澜无畔岸,我尝操舟怯奔涌。
中流夺魄不敢进,乱流而济渠甚勇。
射鼷强弩勿妄发,弹雀明珠戒轻用。
峨冠进之白玉堂,天高会借长风送。
细寻耒耨竟谁力,铚艾犹传挂丘垄。
朝来示我幽宫刻,再拜整冠辄成诵。
乃知先生一世士,学如荀扬文屈宋。
四边海宴中国尊,已叹铜驼没荒茸。
转头饮马长城下,共指先几世争竦。
竟不一官止韦布,大泽深丘老梁栋。
岷江滥觞固未快,末流与海争澒洞。
我闻天穷不再世,卜以郎君言必中。
九京幽幽复何憾,一杯径往浇馀痛。
薤歌呜咽不成声,但觉风乾云亦冻。
《挽王隐君》【宋·李流谦】仁田义锄德其种,晚岁坐看苗幪幪。先生一去不可识,但喜郎君实麟凤。一线微言惊道丧,九鼎斯文赖君重。圣门涛澜无畔岸,我尝操舟怯奔涌。中流夺魄不敢进,乱流而济渠甚勇。射鼷强弩勿妄发,弹雀明珠戒轻用。峨冠进之白玉堂,天高会借长风送。细寻耒耨竟谁力,铚艾犹传挂丘垄。朝来示我幽宫刻,再拜整冠辄成诵。乃知先生一世士,学如荀扬文屈宋。四边海宴中国尊,已叹铜驼没荒茸。转头饮马长城下,共指先几世争竦。竟不一官止韦布,大泽深丘老梁栋。岷江滥觞固未快,末流与海争澒洞。我闻天穷不再世,卜以郎君言必中。九京幽幽复何憾,一杯径往浇馀痛。薤歌呜咽不成声,但觉风乾云亦冻。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7267c690cbdf7c8297.html
送王总卿
北风号霜脱群木,送客东门车万轴。
城中人家作儿啼,若为四角生华毂。
公今未上九天上,身虽去此犹在蜀。
边头张颐万虎兕,一食不饱吼振谷。
况闻天骄屡窥瞰,往往危机生隐伏。
欲宽九重宵旰念,分付若人一夔足。
钱如流水粟如雨,指顾之间叹神速。
公方揽辔使一道,百吏毛寒颈仍缩。
隳者振职污者澄,如临鬼神不敢渎。
峨冠置之一堂上,不劳折箠四夷服。
天生此材必此用,楩楠本为渠渠屋。
孤生蒙庇逾岁月,况复鸰原辱甄录。
明年春风二三月,更看枯根回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