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胜无喧寂,心远境自超。
况闻松风清,如奏咸与韶。
半截(bàn jié)的意思:指事物只完成了一半,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完成预期的效果。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尘襟(chén jīn)的意思:指衣襟上沾满尘土,形容人身上或物品上沾染了尘土,比喻人的品德受到玷污或事物受到破坏。
风清(fēng qīng)的意思:形容风景明亮清爽,没有杂物。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蠖屈(huò qū)的意思:形容人言谈行动矫揉造作,不自然。
静理(jìng lǐ)的意思:指保持心境平静,理智思考问题。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乐衎(lè kàn)的意思:形容人的嘴巴开心地笑着说话。
弄松(nòng sōng)的意思:使紧张、固定的东西变得松动或不紧密。
清朝(qīng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间。
僧寮(sēng liáo)的意思:僧人的寺庙。
山泽(shān zé)的意思:山泽指山川和湖泽,代表着自然界的景观和资源。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山樵(shān qiáo)的意思:指在山林中劳作的樵夫,比喻勤劳朴实的人。
松韵(sōng yùn)的意思:指文章或诗词的韵律松散,不严谨。
松影(sōng yǐng)的意思:松树的影子,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待着的人。
松乔(sōng qiáo)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松标(sōng biāo)的意思:形容标准宽松、要求不严格。
俗心(sú xīn)的意思:指人们受俗世之心所驱使,追求名利、享乐等俗世欲望的心态。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为山(wéi shān)的意思:指为了保护山脉而进行的努力和奋斗。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嚣嚣(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喧闹或嘈杂。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心远(xīn yuǎn)的意思:心灵宽广,胸怀远大
依僧(yī sēng)的意思:指依附于僧人,表示对僧人的依赖和仰慕。
应接(yìng jiē)的意思:应付接待,应对接纳。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远俗(yuǎn sú)的意思:远离世俗之风气,追求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远境(yuǎn jìng)的意思:指远方的地方或境地。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这首诗《听松阁拟陶》由明代诗人叶茂才所作,通过对松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道胜无喧寂,心远境自超”表达了诗人认为道德高尚之人,内心宁静,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超越世俗的喧嚣。接着“况闻松风清,如奏咸与韶”描述了听到松林中清风拂过的声音,如同古代的音乐一般和谐悦耳。
“泉声和松韵,山色增松标”写出了泉水与松树的和谐共生,山色与松树相互映衬,增添了松树的高标形象。“云来弄松影,月出娇松梢”则描绘了云彩在松树间穿梭,月光洒在松梢上,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景象。
“应接不能暇,此景谁来描”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感到应接不暇,难以用言语完全描绘。“我本渊明徒,未肯轻折腰”表明诗人效仿东晋诗人陶渊明,不愿为了官场的名利而放弃内心的自由。
“半截滁阳牧,脱屐辞清朝”讲述诗人曾担任滁阳的官员,但最终选择辞官归隐。“愿为山泽臞,避地依僧寮”表达了诗人希望成为山野中的隐士,与僧侣为伴,远离尘世的纷扰。
“鸿磬乐衎衎,蠖屈亦嚣嚣”通过比喻,说明了即使在隐居生活中,也有其独特的乐趣和忙碌。“嚣嚣非远俗,在俗心逍遥”指出这种忙碌并非远离世俗,而是内心在世俗中也能保持自由和快乐。
“尘襟日以浣,静理日以饶”表示诗人每日洗涤心灵的尘埃,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充实。“岁寒以君盟,因之访松乔”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约定,每年都会探访松树和乔木,以此作为心灵的寄托。
最后,“谁为后来者,相与溷山樵”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更多人能像自己一样,与山林中的樵夫一同生活,享受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