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醭(bái bú)的意思:指对某事物的了解或认识非常肤浅,浅薄无知。
朝昏(cháo hūn)的意思:指白天和黑夜,昼夜更替,时间的变化。
打斋(dǎ zhāi)的意思:指禁食斋戒之人或斋戒期间的行为举止。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幽独(yōu dú)的意思:形容人处于幽静孤独的境地
斋粥(zhāi zhōu)的意思:指节食清淡的饮食,也可以指修身养性。
诸方(zhū fāng)的意思:各个方面、各方人士
坐断(zuò duàn)的意思:指长时间久坐而导致身体疲劳或麻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简出的高僧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的生活与心境。
“老僧口边生白醭”,开篇即以“白醭”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岁月的痕迹。白醭,是长时间不刷洗的茶具或瓷器上积累的茶渍,象征着僧人长期静修、不问世事的生活状态。
“坐断诸方占幽独”,“坐断”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僧人超然物外、独守一方的精神境界。“诸方”泛指四方、各处,意味着僧人的心境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足。
“池中应有龙去来”,这里运用了“龙”的意象,既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又暗含了佛法中“龙象”比喻大智慧和大功德之意。龙在水中自由出入,象征着僧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以及对佛法真理的深刻领悟。
“好为朝昏打斋粥”,最后两句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规律,通过“朝昏”(早晨和黄昏)的时间节点,强调了僧人生活的节奏与禅定的实践。打斋粥,即准备早晚餐,体现了僧人生活的朴素与对修行的专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僧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心系佛法的精神风貌,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邵梦得永康军判官
言离洛阳日,正值春风前。
伊水矫白鹭,蜀山鸣杜鹃。
轻袍游宦去,匹马度关年。
若过君平肆,穷通可问焉。
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
致鹇犹恐鹇饥渴,细织筠笼小瓦缸。
玉免精神怜已久,金銮人物世无双。
休争白鹤临清沼,且伴鸣鸡向绿窗。
美羽奇毛有多少,尔身高稳胜他邦。
赴霅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
湖山饶邃处,曾省牧之游。
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
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
到日寻题墨,犹应旧壁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