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六日·其二》
《十六日·其二》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梅花不怕风霜雪,尽远尽荒山尽寒。

时有幽人为酬酢,片香吹动忽漫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怕(bù pà)的意思:不害怕,不畏惧

酬酢(chóu zuò)的意思:回报恩情,报答别人的好意

吹动(chuī dòng)的意思:吹动指的是用口或气流使物体摇动或移动。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忽漫(hū m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忽然间泛滥或蔓延开来。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香吹(xiāng chu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音乐动听动人。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鉴赏

这首诗《十六日(其二)》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描绘梅花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首句“梅花不怕风霜雪”,以梅花为切入点,点明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性,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梅花在风雪中傲然绽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次句“尽远尽荒山尽寒”,进一步扩展了梅花生长的环境背景,无论是遥远的边疆还是荒凉的山岭,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梅花都能在寒冷中绽放,展现出其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第三句“时有幽人为酬酢”,将视角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的“幽人”可能指的是隐居山林的高士或诗人自己,他们与梅花相映成趣,彼此之间有着心灵上的交流与呼应。这一句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一句“片香吹动忽漫漫”,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随着一阵轻风吹过,梅花的香气弥漫开来,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股香气所包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梅花的香气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在严冬中绽放的描绘,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坚韧、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和赞美。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寄琼州杨舍人

德星芒彩瘴天涯,酒树堪消谪宦嗟。

行遇竹王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

清斋净溲桄榔面,远信闲封豆蔻花。

清切会须归有日,莫贪句漏足丹砂。

(0)

临顿宅将有归于之日鲁望以诗见贶因抒怀詶之

共老林泉忍暂分,此生应不识回文。

几枚竹笥送德曜,一乘柴车迎少君。

举案品多缘涧药,承家事少为溪云。

居然自是幽人事,辄莫教他孙寿闻。

(0)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其八樵风

野船渡樵客,来往平波中。

纵横清飙吹,旦暮归期同。

蘋光惹衣白,莲影涵薪红。

吾当请封尔,直作镜湖公。

(0)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七潺湲洞

阴宫何处渊,到此洞潺湲。

敲碎一轮月,镕销半段天。

响高吹谷动,势急喷云旋。

料得深秋夜,临流尽古仙。

(0)

古宫词三首·其三

玉枕寐不足,宫花空触檐。

梁间燕不睡,应怪夜明帘。

(0)

闻裴李二舍人拜纶阁

凤池后面新秋月,龙阙前头薄暮山。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