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诗似庭燎,虽美未忘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朱 光 庭 喜 雨 宋 /苏 轼 久 苦 赵 盾 日 ,欣 逢 傅 说 霖 。坐 知 千 里 足 ,初 觉 两 河 深 。破 屋 常 持 伞 ,无 薪 欲 爨 琴 。清 诗 似 庭 燎 ,虽 美 未 忘 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爨琴(cuàn qín)的意思:指演奏乐器时,琴声和乐声相互映衬,和谐美妙。
两河(liǎng hé)的意思:指两个河流相互交错、纵横交错的地区。
破屋(pò wū)的意思:破屋指的是房屋非常破旧,破败不堪,形容房屋破烂不堪,甚至无法居住。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庭燎(tíng liáo)的意思:指在庭院中燃烧的火光,比喻光明、繁荣的景象。
赵盾(zhào dùn)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的人或事物。
傅说霖(fù shuō lín)的意思:形容人的演讲或言辞流利、动听。
千里足(qiān lǐ zú)的意思:形容行走迅速,能够跨越千里的速度。
赵盾日(zhào dùn rì)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背离正义、背信弃义的行为。
-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名为《次韵朱光庭喜雨》。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时事的关切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首句“久苦赵盾日”暗示了长时间的干旱,赵盾是古代的贤臣,此处用以比喻政界希望有良好的治理。紧接着的“欣逢傅说霖”则表达了对好雨如同古时贤相傅说的喜悦。
中间两句“坐知千里足,初觉两河深”,诗人通过静坐便能感知到远方的情况,意识到两河(黄河与长江)的水势之深。这里展示了诗人的智慧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接下来的“破屋常持伞,无薪欲爨琴”则是个人生活的写照。尽管家中破败且无钱购买柴火,但依然希望能够燃烧一点东西来温暖,以便于弹奏琴瑟。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坚守艺术和精神追求不屈于困顿的情怀。
末了,“清诗似庭燎,虽美未忘箴”表明诗人的作品如同庭院中的灯火一样清亮明丽,但即便是这样美好的诗歌,也不会使他忘记对自己的警策和反思。这体现了一种高洁的艺术态度和自我要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国家时事的关注,更表现了个人对生活、艺术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儿栋代运北征·其一
天子方自将,临边极西域。
一挥百万师,灭此而朝食。
转饷出关中,士不苦饥色。
我沐浩荡恩,愿竭疆场力。
马革可裹尸,行行何所怵。
忽闻先慈讣,一恸气欲塞。
四体软如绵,性命在呼吸。
官符火速催,同伴相促逼。
有儿立身旁,垂头但哭泣。
长跪前致词,此行是儿职。
巾帼且从军,须眉宁弗及。
结束弃儒冠,弓刀亲自执。
跃马去无踪,路旁心恻恻。
望眼远莫穷,吞声独归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