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晋 河 唐 /汪 遵 风 引 征 帆 管 吹 高 ,晋 君 张 宴 俟 雄 豪 。舟 人 笑 指 千 余 客 ,谁 是 烟 霄 六 翮 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六翮(liù hé)的意思:指六只羽毛,形容鸟飞翔时羽翼展开的雄壮景象。
雄豪(xióng háo)的意思:形容男子英勇豪迈、气概雄壮。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征帆(zhēng fān)的意思:比喻远行、出发或开始新的事业。
舟人(zhōu rén)的意思:指船上的人,也指船家或船夫。
- 注释
- 风:微风。
引:牵引。
征帆:远行的船帆。
管:号角。
吹高:吹响在高处。
晋君:晋国的君主。
张宴:设宴。
俟:等待。
雄豪:豪杰。
舟人:船夫。
笑指:笑着指向。
千馀客:众多宾客。
谁:谁。
烟霄:天空。
六翮毛:比喻飞翔的鸟的翅膀。
- 翻译
- 微风吹动着船帆,号角声在高处回荡,晋国的君主设宴等待豪杰。
船夫笑着指向众多宾客,询问谁能如同天上的鸟羽般飞向烟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河行舟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赞美之情。
"风引征帆管吹高" 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比作乐器中的笙,帆如同舞动的乐曲一般,在风的引导下升腾而起,显得格外壮观。这里的“征帆”暗示着远行者的行程,而“管吹高”则增添了一种雄浑、奔放的情感。
"晋君张宴俟雄豪" 这一句,则是对英雄人物的直接描写。“晋君”指的是晋朝的贵族或将领,“张宴”则意味着他们在等待,准备发起一场盛大的宴席。这里的“俟”字用得十分传神,既表达了期待,又透露出一种不凡的气度。而“雄豪”二字,更是点明了这些人物的性格与地位。
"舟人笑指千馀客" 这句中,“舟人”即是船上的水手,他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指着那成千上万的人群。这里的“千馀客”可能是对岸上观者的泛称,也许是在形容江河两岸众多的观看者。
最后一句 "谁是烟霄六翮毛" 则是诗人提出一个问题,询问在这成千上万的人群中,究竟谁才是那位拥有六翮(即凤凰)之美丽羽毛的英雄。这里的“烟霄”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而“六翮毛”则是对最高境界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豪迈奔放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英雄、豪杰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山水图
秋黛翻空堕江水,平洲仄坂衔江尾。
廿年旧梦今杳然,一旦苍茫落眼底。
江村数家人迹稀,返照何处孤僧归。
清猿白鸟寂视听,但见云水生空晖。
凉风萧萧山欲暮,欲落不落江头树。
鸣榔乍息入浦舟,略彴潜通向山路。
长安八月好雨晴,对之浩然生远情。
伊谁妙手称绝代,能使虚堂接洞庭。
韨上听人鼓瑟
初制庖羲启,悲情素女扬。
律谙孚上帝,风正协明堂。
疏越宜虚凿,朱丝喜縆张。
和平昌品物,精一洽阴阳。
悦耳新声变,经时古乐荒。
雨深寒宝匣,尘定积珠囊。
师旷曾无匹,匏巴独擅场。
破弦人孰敢,胶柱理真妨。
有客穷涂在,何缘此器将。
殷勤弹赵曲,索莫凑齐王。
兀兀幽燕底,栖栖韨井旁。
间能传髣髴,未易入清商。
大雅今谁作,元音岂遂亡。
洗心听再奏,吾意落三湘。
渡黄河
黄河第九曲,都门当正阳。
环拱二千里,平衍适中央。
众流既奔汇,全势趋齐梁。
金钱岁縻费,疏导兼堤防。
往年忆北上,雨雪生寒凉。
层冰蔽河下,悄然心悲伤。
今我复南渡,洪波静不扬。
含浊见本性,清流讵可常。
观澜莫由挽,易逝惊就将。
有怀缅曩代,分据各殊疆。
一水限南北,时事何抢攘。
干戈日未己,和亲难久长。
孤臣念君国,游子思故乡。
安知有后世,忧乐独中藏。
临风试慨想,倚帆见北邙。
北邙多故物,流水复茫茫。
沙洲有出没,渚禽鸣且翔。
极天望无际,初日上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