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满褒斜,西南蜀路赊。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赵 中 丞 自 司 金 郎 转 官 参 山 南 令 狐 仆 射 幕 府 唐 /刘 禹 锡 绿 树 满 褒 斜 ,西 南 蜀 路 赊 。驿 门 临 白 草 ,县 道 入 黄 花 。相 府 开 油 幕 ,门 生 逐 绛 纱 。行 看 布 政 后 ,还 从 入 京 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草(bái cǎo)的意思:白草意为雪中的草,形容坚强不屈的品质。
布政(bù zhèng)的意思:指掌握政权,担任官职,管理国家事务。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绛纱(jiàng shā)的意思:绛纱是指一种红色的细布料,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门生(mén shēng)的意思:门生指的是学生或弟子。在古代,门生是指拜师学习的人,现代多用来形容得到某人指导并受其影响的人。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县道(xiàn dào)的意思:指农村地区的小路或乡间道路。
相府(xiāng fǔ)的意思:相府指的是官员的家庭或住所。
行看(xíng kàn)的意思:观察行动,行为表现。
驿门(yì mén)的意思:驿站的大门。比喻事物的入口或者某个地方的门户。
油幕(yóu mù)的意思:油幕是指用油烟熏制的窗帘,比喻掩盖真相、隐瞒事实的手段。
- 翻译
- 绿树覆盖着褒斜道,西南蜀地道路漫长。
驿站门口长满了白草,县道两旁是黄色的菊花。
相府的大门打开,油幕映照,门生们穿着红衣跟随。
期待不久后能见到布政使,然后返回繁华的京城。
- 注释
- 绿树:茂盛的树木。
褒斜:古代道路名,从陕西褒城至斜谷。
西南蜀路:西南的蜀地道路。
赊:遥远,漫长。
驿门:古代传递公文或信件的驿站。
白草:白色的草,可能指秋季的枯草。
县道:县级道路。
黄花:黄色的菊花。
相府:古代高级官员的官邸。
油幕:用油布制成的帷幕,代指相府大门。
门生:古代称呼投靠名士的弟子。
绛纱:红色的纱,这里指门生的服饰。
布政:古代官职,负责地方行政和财政。
京华:京都的繁华景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秋天离别家乡,前往新任所在地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离别之情和对未来职责的期待。
"绿树满褒斜,西南蜀路赊"中的“绿树”与“蜀路”,既映射出秋季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即将踏上的长途旅程。"褒斜"一词用来形容树木浓密而有层次之感,给人以深邃的感觉。
"驿门临白草,县道入黄花"则描绘了一路上呈现出的秋色。"驿门"是古代邮传系统中的一个驿站,诗人在这里停留,目睹着“白草”和“黄花”,这些自然景物成为离别时的见证。
"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绛纱"中的“相府”指的是官府,而“油幕”则是古代用于遮阳或保暖的一种装置。诗人在这里提到“门生”,也就是说他与这些新任之地的人开始建立联系,“逐绛纱”表达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意味,暗示着对未来职责的适应与准备。
"行看布政后,還從入京华"则是诗人在执行完毕一系列官务之后,心怀期待地返回京城。在这里,“布政”指的是实施或管理政策,而“京华”则代表了中央政权和文化的中心,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政治与文化中心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精美刻画,展现了一位官员在秋天离别家乡、前往新任所在地的心境变化,以及对未来职责的期待与准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