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引·其二南中寄茶果至》
《梅花引·其二南中寄茶果至》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瑶函。念家山。十八荔娘红玉酣。味如兰。味如兰。

亲叉镴瓶一瓯春雪甘。霜林何日红于酒。

更将百颗题书后。忆江南忆江南

玉破鲈鱼,不如金破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红玉(hóng yù)的意思:红色的玉石,比喻美丽,珍贵的事物。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书后(shū hòu)的意思:指书籍或文章的末尾部分。

霜林(shuāng lín)的意思:形容秋冬季节寒冷的景象。

题书(tí shū)的意思:指在书籍、文章或作品中提出问题或思考某个问题。

瑶函(yáo hán)的意思:指宝贵的信函或书信。

忆江南(yì jiāng nán)的意思:怀念江南美景和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梅花引·其二·南中寄茶果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远方寄来的茶果,尤其是荔娘红玉般的荔枝,其味道如同兰花般芬芳。他想象着霜林的红艳可能胜过美酒,甚至期待在荔果上题写诗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把瑶函,念家山",开篇即传达出诗人拆开包裹,遥想故乡的情感。"十八荔娘红玉酣",运用比喻,将荔枝比作十八位美貌女子醉态可掬,形象生动。"味如兰,味如兰",反复强调荔枝的香甜,仿佛能闻到其独特的兰花香气。

"亲叉镴瓶一瓯春雪甘",进一步描绘品饮荔枝的场景,以春雪形容其甘甜,犹如品尝春天的白雪。"霜林何日红于酒",则借霜林之红与酒相比,表达了对家乡美景的向往。

最后三句"忆江南,忆江南。玉破鲈鱼,不如金破柑",直接抒发对江南的怀念,认为即使鲈鱼之美也无法比拟收到的柑橘带来的喜悦,表达了对远方亲友和家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寄送的茶果寄托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再和五首·其一

清明时节雪飞花,红映钱唐小小家。

可是朱颜易零落,更教靧面作铅华。

(0)

看罂粟花·其二

天女绛幢百队,倡家粉黛三千。

争似桑间陌上,草茆富贵神仙。

(0)

九日斋居

无复登高兴,空斋卧病夫。

新霜鸣众筱,飞叶下庭梧。

云物清秋迥,关山旅雁孤。

桂花寒不坠,篱菊晚相扶。

朋旧悲摇落,川原罢战图。

白云流素渚,远树极平芜。

天地凭楼阔,星河拂曙无。

侧身双屐小,入眼二毛枯。

同气忧多难,穷居酒一沽。

老亲殊未健,强为插茱萸。

(0)

湖上竹枝词十一首·其四

八月十八潮水生,三三五五踏莎行。

见说浙江潮有信,远戍江南太薄情。

(0)

顾生买妾赋四绝句嘲之·其二

晨起拜大家,向夜拜新月。

堂前人不闻,风吹徒切切。

(0)

顾生买妾赋四绝句嘲之·其一

钱刀故所轻,黄金将买妾。

画得新眉长,虎头故痴绝。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