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雁一声晚,有人相对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檐沟(yán gōu)的意思:指屋檐下的水沟,比喻小处的事物或细节。
尽头(jìn tóu)的意思:尽头指的是事物或情况的终点或末尾,表示达到极限或结束的状态。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山风(shān fēng)的意思:山风是指山区的风,也用来形容心境高远、胸怀宽广。
送目(sòng mù)的意思:送目是指送人到目的地或者送人回家的意思。通常用来形容亲自护送他人或者亲自送别他人。
瓦雀(wǎ què)的意思:形容非常矮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无远(wú yuǎn)的意思: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形容感情深厚,关系亲密。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寻秋(xún qiū)的意思:寻找秋天,比喻寻找美好的事物或追求理想。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云天(yún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为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意境。
天尽头(tiān jìn tóu)的意思:指事物或局势到了最后、最极限的地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佛阁之上,晚眺秋景的情境。首句“寻秋无远近,开院共凭楼”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追寻,无论远近,只要有楼台之处,就能感受到秋意。接着,“断雁一声晚,有人相对愁”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一只孤雁在傍晚时分发出哀鸣,与之相对的是诗人内心的愁绪,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忧伤的氛围。
“山风翻瓦雀,海影落檐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与静谧,山风拂过,瓦雀随之翻飞,海面上的光影投射到屋檐的沟渠中,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波澜不惊与深沉思考。
最后,“送目忽千里,白云天尽头”表达了诗人眺望远方时的感慨,视线所及之处,千里之外,白云飘渺,仿佛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象征着人生的无限遐想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孤独与愁绪时的自我反思和心灵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古荆篇
年年三月飞桃花,楚王宫里斗繁华。
云连蜀道三千里,柳拂江堤十万家。
丹楼绣幌巢飞燕,青阁文窗起睡鸦。
鸦归燕语等閒度,不记江城春早暮。
东风香吐合欢花,落日乌啼相思树。
王孙挟弹郢门西,少年借客章台路。
少年矫矫名都儿,雕鞍朱勒黄金羁。
采桑陌上青丝笼,红粉楼中白纻辞。
白纻绿水为君起,青春环佩如流水。
东城丝管接西城,相府豪华压朱邸。
侠客飞鹰古道傍,佳人卖笑垂杨里。
垂杨二月隐朱楼,家家宴喜楼上头。
綦舄喧阗朝送酒,管弦嘈杂夜藏钩。
繁弦急管夜初阑,惜花少女怨春残。
桃花滟滟歌成血,兰炷漫漫火送寒。
晓风杨柳菖蒲浦,秋月梧桐金井栏。
秋月春花无断绝,门前郁李九回折。
愿作阳台雨后云,谁怜洛水风中雪。
阳台洛水梦空长,那似倡家玳瑁床。
选得东家佳姝妹,却延西第好儿郎。
织成锦席迷蝴蝶,种得青梧栖凤凰。
游人恋恋无穷已,踏遍江城春万里。
只解宾从集似云,那惜年光去如矢。
花开花落迥生愁,郢树鄢云几度秋。
霍氏功名成梦寐,梁王台馆空山丘。
荣枯翻复竟何言,昨宵弱水今昆崙。
无人更哭西州路,有雀还登翟氏门。
汉恩何浅天何薄,百年冠带坐萧索。
昔时嘘气成烟云,今朝失势委泥砾。
青娥皓齿嫁何人,金床玉几为谁作。
已矣哉,归去来。楚国非无宝,荆山空有哀。
君看《白雪》、《阳春》调,千载还推作赋才。
《古荆篇》【明·袁宏道】年年三月飞桃花,楚王宫里斗繁华。云连蜀道三千里,柳拂江堤十万家。丹楼绣幌巢飞燕,青阁文窗起睡鸦。鸦归燕语等閒度,不记江城春早暮。东风香吐合欢花,落日乌啼相思树。王孙挟弹郢门西,少年借客章台路。少年矫矫名都儿,雕鞍朱勒黄金羁。采桑陌上青丝笼,红粉楼中白纻辞。白纻绿水为君起,青春环佩如流水。东城丝管接西城,相府豪华压朱邸。侠客飞鹰古道傍,佳人卖笑垂杨里。垂杨二月隐朱楼,家家宴喜楼上头。綦舄喧阗朝送酒,管弦嘈杂夜藏钩。繁弦急管夜初阑,惜花少女怨春残。桃花滟滟歌成血,兰炷漫漫火送寒。晓风杨柳菖蒲浦,秋月梧桐金井栏。秋月春花无断绝,门前郁李九回折。愿作阳台雨后云,谁怜洛水风中雪。阳台洛水梦空长,那似倡家玳瑁床。选得东家佳姝妹,却延西第好儿郎。织成锦席迷蝴蝶,种得青梧栖凤凰。游人恋恋无穷已,踏遍江城春万里。只解宾从集似云,那惜年光去如矢。花开花落迥生愁,郢树鄢云几度秋。霍氏功名成梦寐,梁王台馆空山丘。荣枯翻复竟何言,昨宵弱水今昆崙。无人更哭西州路,有雀还登翟氏门。汉恩何浅天何薄,百年冠带坐萧索。昔时嘘气成烟云,今朝失势委泥砾。青娥皓齿嫁何人,金床玉几为谁作。已矣哉,归去来。楚国非无宝,荆山空有哀。君看《白雪》、《阳春》调,千载还推作赋才。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4367c673a37f4b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