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庾南行沧水使,牂牁西下伏波军。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春(b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时节,班级或团体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欢庆、游玩或进行活动。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策勋(cè xūn)的意思:指为了获得功勋而制定的计策或计划。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都亭(d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商议事务的地方。也可指聚会、会议等场合。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何论(hé lùn)的意思:何论意味着“为什么要讨论”或者“毫无疑问”。它常常用来表示某事情是不需要争论或者怀疑的。
茧丝(jiǎn sī)的意思:指经过长时间磨砺和修炼后的人,比喻经过困苦和努力后得到的成果或修养。
明君(míng jūn)的意思:指明智、明理、有德行的君主。
色散(sè sàn)的意思:指颜色分散、散开。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琐闱(suǒ wéi)的意思:琐碎的事务、小事
彤云(tóng yún)的意思:形容红云密布的景象。
五花(wǔ huā)的意思:形容物品或事物的各个部分都很精美或很好。
下伏(xià fú)的意思:指隐藏在下面,潜伏起来的事物或情况。
谒圣(yè shèng)的意思:拜访尊贵的人物或圣人
羽檄(yǔ xí)的意思:指用鸟羽制成的檄文,代表着传递军令或战争消息的重要性。也用来形容传递消息迅速、远播的意思。
- 鉴赏
此诗为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送沈明府上计还县》。诗中描绘了送别官员归乡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官场生涯的感慨。
首联“鹓班春色散彤云,一骑都亭袂暂分”,以春日的美景和离别的瞬间为背景,形象地展现了送别的情景。鹓班,指官阶序列;春色散,春光明媚;彤云,红霞满天。一骑都亭,形容送别时的场景,袂暂分,袖子轻轻一挥,象征着短暂的离别。
颔联“大庾南行沧水使,牂牁西下伏波军”,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愿。大庾,山名,此处指路途遥远;沧水使,比喻友人如使者般肩负重任;牂牁,地名,伏波军,汉代名将马援曾在此地作战,这里借指友人远行。
颈联“茧丝不用曾宽赋,羽檄何论更策勋”,表达了对友人功绩的认可与赞美。茧丝,古代赋税的一种形式;羽檄,紧急文书,这里指友人的功绩无需再论,已显赫非凡。
尾联“到日五花谁可系,琐闱将谒圣明君”,以想象之笔,描绘了友人归乡后的情景。五花,古代官服上的花纹,象征官职;琐闱,皇宫的门,圣明君,指皇帝。此句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能受到皇帝的接见,得到应有的荣誉与肯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通过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官场生涯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