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故枝(gù zhī)的意思:指已经死亡或者被砍伐的树枝,比喻已经过时或者失去作用的人或事物。
欢宴(huān yàn)的意思:指喜庆的宴会或欢乐的聚会。
开新(kāi xīn)的意思:创新、开创新局面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朋知(péng zhī)的意思:指朋友之间相互了解、彼此理解,互相知心。
迁乔(qiān qiáo)的意思:指迁移、搬迁、转移。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山陲(shān chuí)的意思:山的边际,指边远的地方。
沈冥(shěn míng)的意思:形容黑暗和深沉。
燧火(suì huǒ)的意思:指用燧石敲击产生火花,比喻启发思想、激发灵感。
岁物(suì wù)的意思:岁月流逝、时光荏苒
桐花(tóng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比喻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羽仪(yǔ yí)的意思:指羽毛和仪态,形容人的仪表端庄、举止高雅。
- 注释
- 清明:清明节。
暮春:春季末期。
陲:边缘。
燧火:古代用石头撞击生火的方法。
新焰:新生的火焰。
桐花:梧桐树的花。
故枝:旧有的树枝。
沈冥:沉寂、默默无闻。
岁物:自然界的一年四季。
欢宴:聚会的欢乐。
阻:阻碍。
朋知:朋友的了解。
林间鸟:森林里的鸟儿。
迁乔:鸟儿迁徙到高大的树木。
并羽仪:一同飞翔。
- 翻译
- 在清明时节的傍晚,我惆怅地望着北方的山边。
点燃新火,桐花在旧枝上绽放。
深感自己默默无闻,无法与自然界的生长同步,聚会的欢乐也被朋友的离散所阻碍。
我甚至不如林中的鸟儿,它们能一同飞向高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北山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开篇“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设定了整体情境,清明时节,暮春之际,诗人怀着淡淡哀愁凝视那遥远的北山。
接下来的“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则生动地勾勒出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季节更迭的画面。燧火,即古人用来取暖和照明的工具,这里指的是春日温暖的阳光;“新焰”象征着新的生活力量;而“桐花发故枝”则是对春天中桐树吐放新芽、绽放白花的细腻描写,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情趣。
然而诗人内心的忧郁并未因外界景色而消散,“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表达了诗人对旧日时光流逝、往昔友情难寻的感伤。这里“沉默中隐藏着对过往事物的悔恨”,“欢乐的宴席因朋友们的离散而受阻”。
最后,“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则是诗人自比为不能像林间自由翱翔的鸟儿那样无忧无虑。这里的“迁乔并羽仪”,意指鸟儿随风舞动,轻盈优雅的姿态,反衬出诗人的心境与之截然不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