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声》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歇(bù xiē)的意思:不停息、不休息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感发(gǎn fā)的意思:感受和发挥自己的情感和才能。
苦吟(kǔ yín)的意思:指苦苦思索、默默忍受痛苦,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思考、努力。
鸣蛩(míng qióng)的意思:指孤独无助,无人理解或无人回应的状态。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一吷(yī xuè)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微不足道。
- 翻译
- 秋风吹过枯黄的草丛,夜晚月光下发出沙沙声。
草丛下还有蟋蟀在鸣叫,直到天亮也不停歇。
这才明白,在万物凋零的季节,各种声音自然产生。
哪里能找到苦苦吟诗的人,能发出哪怕一丝声音呢。
- 注释
- 秋风:秋天的风。
衰草:枯黄的草。
摵摵:形容风吹草的声音。
夜月:夜晚的月亮。
鸣蛩:蟋蟀。
晓:早晨。
摇落:凋零。
籁:自然界的声音。
苦吟人:苦苦吟诗的人。
一吷:微小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捕捉,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悲凉。开篇“秋风动衰草,摵摵响夜月”两句,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秋风中摇曳的草木声响,以及在月光下回荡的虫鸣。"其下有鸣蛩,到晓啼不歇"进一步描绘了那些不眠的昆虫,它们的鸣叫连绵不断直至天明。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感受,“乃知摇落时,众籁自感发”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理解:当万物摇曳而下之时,每一个细小的声音都能触动人的情怀。最后两句“安得苦吟人,不能为一吷”则是诗人对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苦涩的人们表示出同情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自然界声音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