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层峦(cé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层层叠嶂。
潮音(cháo yīn)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如流水潺潺,如潮水涌动。
故垒(gù lěi)的意思:指曾经作为防御工事的城墙或堡垒,现已废弃或失修。比喻过去曾经拥有的权势、地位或成就,现已荒废或不再存在。
花宫(huā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风度美丽、宜人。
清敞(qīng chǎng)的意思:宽敞明亮,没有杂物或障碍物。
去路(qù lù)的意思:指前途或出路被堵塞,无法继续前进。
上层(shàng céng)的意思:指社会中地位高、权力大的人群或阶层。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送潮(sòng cháo)的意思:指随波逐流,没有主见,跟着别人走。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烟景(yān jǐng)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景色,形容景色美丽而朦胧。
野旷(yě kuàng)的意思:形容荒凉、广阔的原野或山野。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萦纡(yíng yū)的意思:形容线条曲折盘旋,纠缠不清。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龟山绝顶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攀萝扪石上层峦”生动地展现了登山的过程,通过“攀萝”和“扪石”的细节,既表现了登山的艰难,又赋予了行动以诗意。接着,“野旷天遥一望宽”一句,视野开阔,表达了站在高处俯瞰大地的豪迈之情。
“海送潮音如欲雨,山含树色暂生寒”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情感色彩。“海送潮音”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而“山含树色”则在视觉上营造了一种寒冷的氛围,两相对照,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花宫清敞游人集,草径萦纡去路难”描绘了山顶的景色与活动,花宫的清雅与游人的欢聚形成鲜明对比,而“草径萦纡”则暗示了下山之路的曲折与不易,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咫尺蛇峰馀故垒,萧萧烟景正贪看”以“蛇峰”和“故垒”的遗迹为背景,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引发了对历史的遐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既有壮阔之气,又不乏细腻之感,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正月十六夜同荔浦天桥看月追和黄仲则陈理堂
月正十五至十七,游人看灯不看月。
僻地谁来访素娥,空使寒光照冰雪。
天桥高高接天坛,流波冻合澜不翻。
栖鸦踏枝倏惊起,一轮皓魄明林端。
初在林端既天半,倒影射桥光凌乱。
此身疑作广寒游,十丈京尘一时散。
延生与我怀抱同,深宵蹑足凌长虹。
碧天沉沉净如拭,繁星敛耀芒角空。
举头望月开口笑,作歌酬月月知否。
黄生陈生皆清才,往年今夕曾同来。
兴酣落笔走珠玉,欲与明月争光辉。
太息后来无继矣,岂知更有我与子。
君才何必输两人,月光不过清如此。
此时旅怀百不忧,入关毕竟让王师。
姓符谶纬原无应,身作韩彭且不知。
欲效安丰何反复,可怜终未处台司。
《正月十六夜同荔浦天桥看月追和黄仲则陈理堂》【清·张晋】月正十五至十七,游人看灯不看月。僻地谁来访素娥,空使寒光照冰雪。天桥高高接天坛,流波冻合澜不翻。栖鸦踏枝倏惊起,一轮皓魄明林端。初在林端既天半,倒影射桥光凌乱。此身疑作广寒游,十丈京尘一时散。延生与我怀抱同,深宵蹑足凌长虹。碧天沉沉净如拭,繁星敛耀芒角空。举头望月开口笑,作歌酬月月知否。黄生陈生皆清才,往年今夕曾同来。兴酣落笔走珠玉,欲与明月争光辉。太息后来无继矣,岂知更有我与子。君才何必输两人,月光不过清如此。此时旅怀百不忧,入关毕竟让王师。姓符谶纬原无应,身作韩彭且不知。欲效安丰何反复,可怜终未处台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6167c6e217a041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