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赵熙之手,名为《因七》。通过“各有前因收果易;倘添秦七望梅难。”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与哲理,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各有前因收果易”意味着每个人的行为和选择都有其必然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可以通过因果律找到的,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诗强调了个人责任和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醒人们自己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生活。
“倘添秦七望梅难”则引用了“望梅止渴”的典故,原意是说在极度口渴的情况下,即使看到梅子也无法立即解渴。这里“秦七”可能是指唐代诗人秦韬玉,而“望梅”则是指对某种事物的渴望或期待。诗人在此处借“望梅止渴”的故事,表达了在某些情况下,尽管我们努力追求或期待,但结果可能并不如人愿,甚至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困难或失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探讨了人生中行动与结果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目标时可能遇到的挑战与困难。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选择与努力时,既要认识到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也要做好面对不确定性和挑战的心理准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始归
三旬通仕籍,六旬始归田。
中间立朝日,未尝淹三年。
拙宦分自定,遁世性所便。
每怀五湖志,愿栖一壑坚。
飞鸟脱笼中,游鱼归故渊。
岂诚异时好,所好各有专。
驱逐车马尘,何如松竹间。
晨起日三商,夜坐月一天。
静默契神理,夷犹玩简编。
所务愿不违,至人乐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