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黯黯(àn àn)的意思:形容昏暗、阴沉、无光彩。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二女(èr nǚ)的意思:指两个女子。
凤仪(fèng yí)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端庄,仪态优雅。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九疑(jiǔ yí)的意思:形容人对事情疑虑重重,心中忧虑不安。
郡城(jùn chéng)的意思:指古代的县城,也泛指行政机构所在地。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离离(lí lí)的意思:形容离别的悲伤心情。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琴曲(qín qǔ)的意思:指古代以琴为乐器的音乐作品。
望山(wàng shān)的意思:望山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远望山峰的意境。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也可以表示追求目标、追求进步的意愿。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弦琴(xián qín)的意思:比喻言辞或技艺的娴熟和高超。
重华(zhòng huá)的意思:指重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驻旌(zhù jīng)的意思:驻扎旌旗,表示在某个地方长期驻守,标志着主权和权力的存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成台的景象与历史氛围。首联“碧玉阑干压故基,虞王曾此驻旌旗”以碧玉阑干和古老的基址开篇,暗示了九成台的历史悠久,曾经是帝王驻足之地。接着,“风泉尚带弦琴曲,谷鸟犹呈羽凤仪”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风声、泉水声仿佛演奏着古琴之曲,山谷中的鸟儿展现着凤凰般的仪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二女不来云黯黯,重华何处草离离”则表达了对古代传说中人物的怀念,二女的传说与重华(可能指虞舜)的离去,使得云色黯淡,草木离离,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历史的沧桑感。最后,“郡城北望山如戟,落日微茫似九疑”以远眺郡城北面的山峰如戟,以及夕阳微弱的光芒,仿佛指向了遥远的九嶷山,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成台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情感与对过往辉煌的缅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洪武庚辰八月一日为抚安人民至衣锦乡访安湖书院拜先圣殿谒先贤祠栋宇倾挠廊庑荒茀顾瞻感叹念欲兴修兹焉经始以俟毕工历初十日夜坐挈矩堂新月满庭谩尔兴怀成五言近体十首时儒生钟民敬亦次余韵以纪一时之清兴也·其九
得酒晓仍饮,寻思夜更哦。
人心应复尔,吾道竟如何。
蟾影一池静,蛩声四壁多。
百年斯道重,未用叹蹉跎。
望莲花山
峨峨莲花山,万仞高崔嵬。
田形级阶梯,峰势层楼台。
四时风雨暝,半日云雾开。
昔年遭广寇,民屋俱炎埃。
田畴已荒秽,垣墙半蒿莱。
皇威赫斯怒,令行速奔雷。
大将祃旗纛,天兵自南来。
杀戮遗孽尽,鬼哭声哀哀。
膏血涂宿莽,髑髅蚀苍苔。
至今十载后,宁谧毋惊猜。
嗟予膺宠命,治邑惭非才。
劳心勤抚字,民物何康哉。
鹦鹉曲.偶记北乐府咏渔父鹦鹉曲又名黑漆努晁无咎赓和甚多惜未及樵耕牧因次韵足成四首·其一次韵咏樵耕牧
侬家少室山中住。是个半鹘突樵父。
蹑苍苔、穿遍疏林,担上横挑风雨。
倦来时、藉草观棋,柯烂不知回去。
有幽人、要觅行踪,试听我、歌声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