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朱时发》
《寄朱时发》全文
宋 / 吕本中   形式: 古风

菱桥脊梁硬如铁,天下拄杖打不折。

倒骑佛殿三门,南头学来北头说。

昔苗未生今作米,更判阿师三尺觜。

公但吸尽西江水,莫怕庭前簸箕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师(ā shī)的意思:指对师长极其尊敬,言谈举止恭敬有礼。

簸箕(bò ji)的意思:比喻整理、清理事物的工作。

佛殿(fó diàn)的意思:指佛教寺庙中供奉佛祖的寺殿,也用来比喻场所庄严肃穆。

脊梁(jǐ liáng)的意思:

◎ 脊梁 jǐliáng
[back] 〈方〉∶脊背
脊梁骨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三门(sān mén)的意思:指三个门派或三个门类。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吸尽(xī jìn)的意思:吸尽指吸取到了最后一滴,形容非常彻底。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鉴赏

这首诗以菱桥为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朱时发先生的坚韧不屈和智慧过人。菱桥的脊梁硬如铁,象征着朱先生的坚定意志;“天下拄杖打不折”,则表达了他不受外界压力动摇的决心。倒骑佛殿出三门,南头学来北头说,展现了朱先生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无论南北,都能融会贯通。

“昔苗未生今作米”一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朱先生从初学者成长为知识丰富的导师,如同稻苗到稻米的成长过程。更判阿师三尺觜,意指朱先生对弟子的教导深入细致,如同三尺长的嘴巴,能言善辩,传授知识。

最后,“公但吸尽西江水,莫怕庭前簸箕尾”两句,鼓励朱先生继续求知若渴,汲取知识的海洋,不必畏惧任何困难或挑战,展现出对他的高度赞扬和期待。整首诗通过菱桥这一形象,生动描绘了朱时发先生的品格与成就,充满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吕本中

吕本中
朝代:宋   字:居仁   籍贯:寿州   生辰:1084- 1145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猜你喜欢

贻庐岳陈沆秀才

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

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

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

莫虑搜贤僻,徵君旧此居。

(0)

和郑谷郎中看棋

个是仙家事,何人合用心。

几时终一局,万木老千岑。

有路如飞出,无机似陆沈。

樵夫可能解,也此废光阴。

(0)

寄怀归州马判官

三年为倅兴何长,归计应多事少忙。

又见秋风霜裛树,满山椒熟水云香。

(0)

寄建州姚员外

诬谮遭遐谪,明君即自知。

乡遥辞剑外,身独向天涯。

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

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

(0)

送杜仓曹往沧洲觐叔常侍

浮阳横巨浸,南巷拥旌旃。

别带秦城雨,行闻魏国蝉。

碛鸿来每后,朝日见常先。

东鄙云霞广,高林间水天。

(0)

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病移岩邑称闲身,何处风光贳酒频。

溪柳绕门彭泽令,野花连洞武陵人。

娇歌自驻壶中景,艳舞长留海上春。

早晚高台更同醉,绿萝如帐草如茵。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