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雉(bǎi zhì)的意思:百种珍禽鸟。
才略(cái lüè)的意思:指人才的能力和智慧。
风涛(fēng tāo)的意思:形容风势或波浪汹涌澎湃,喻指形势变化剧烈。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接风(jiē fēng)的意思:接待来宾或新任职者,表示欢迎和祝贺。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开外(kāi wài)的意思:超过、超出之外
南纪(nán jì)的意思:指南方山区的地名,意为遥远的地方。
去得(qù de)的意思:指去得远、去得迅速、去得顺利等意思。
日本(rì běn)的意思:指天亮之后,太阳从东方升起。
诗法(shī fǎ)的意思:指诗歌创作中的技巧和规则。
四明(sì mí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敏捷,见识广博。
外阃(wài kǔn)的意思:指超出限度、越出规矩。
犀角(xī jiǎo)的意思:指珍贵稀少的东西。
羽檄(yǔ xí)的意思:指用鸟羽制成的檄文,代表着传递军令或战争消息的重要性。也用来形容传递消息迅速、远播的意思。
元帅(yuán shuài)的意思:元帅是指军队中最高军衔的将领,也用来比喻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权威的人。
越裳(yuè cháng)的意思:指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域的衣着,比喻超越时代、地域、身份等界限。
诸曹(zhū cáo)的意思:指多个人或事物一起行动,各有分工,各司其职。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采的《送姚子章之浙东帅掾》描绘了四明山的雄伟与浙东的壮丽风光,以及对即将赴任的姚子章的赞许与期待。诗中以“南纪四明雄浙左,孤城百雉接风涛”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四明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山势险峻,城墙环绕,与海浪相接,展现了一幅壮阔的画面。
接着,“越裳客去得犀角,日本船来看宝刀”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远方来客的尊重与欢迎,同时也暗示了浙东地区物产丰富,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和探险者。这种开放与交流的场景,体现了浙东地区的繁荣与活力。
“元帅旌旗开外阃,掾郎才略服诸曹”则转向对姚子章个人才能的赞誉,将他比作能掌管一方的元帅,同时强调了他的智谋与能力能够影响和激励周围的人,无论是高级官员还是下属,都能从中受益。
最后,“帐中羽檄何须草,政爱夔州诗法高”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赞扬姚子章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更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是引用了夔州(今重庆奉节)的诗歌传统,暗示其文采斐然,能够以诗文治理政务,展现出其全面的素质和领导力。
整首诗通过对浙东地区的自然风光、经济繁荣、人物才能的描绘,以及对姚子章个人品质的赞美,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地方治理者的理想化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文化与军事并重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