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风坼枯凌,野日明远烧。
山晚云烟深,游子悲崄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板桥路上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岸风坼枯凌,野日明远烧”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秋季岸边的景象,风吹过枯萎的草木,野地上的夕阳映照出远处的火光,营造了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氛围。接着,“山晚云烟深,游子悲崄峭”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的云雾缭绕,以及行走在崎岖山路的旅人的孤独与感慨。
“平生文字僻,所历入吟啸”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以及将这些经历融入诗歌创作中的决心。最后,“急景不贷人,佳处领其要”点明了时间的紧迫性,同时也强调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诗人要抓住那些美好的瞬间,深入体会并将其凝练为诗歌的核心内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通过诗歌表达自我情感的追求。
秋色满平湖,我来属新霁。
天迥诸峰清,波静孤霞丽。
倚棹一长谣,传杯更流睇。
群动细自婴,此身舟不系。
富贵须鹿由,文章乃雉翳。
祗恐雷火藏,岂忧太岳厉。
烟水本相侔,重渊浩无际。
何处芦中人,歌声起鼓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