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侯德政咏·其四重溟波息》
《王侯德政咏·其四重溟波息》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鲸鲵东徙燧烟消,海国风生杀气遥。

一自伏波南渡后,狂澜谁更树铜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徙(dōng xǐ)的意思:指东方移居西方,迁徙到东方。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国风(guó fēng)的意思:国家的风格和气质,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风貌。

海国(hǎi guó)的意思:指海外的国家或地区。

鲸鲵(jīng ní)的意思:形容巨大、庞大。

狂澜(kuáng lán)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比喻力量或势头极为猛烈、汹涌澎湃。

南渡(nán dù)的意思: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变迁与政治影响下的海洋景象。首句“鲸鲵东徙燧烟消”,以“鲸鲵”比喻庞大的势力或国家,形象地描述了它们向东迁移,烽火已熄,暗示了战争的结束和力量的转移。接着,“海国风生杀气遥”则展现了战后海洋上依然弥漫着紧张与不安的气息,尽管表面上平静,但潜在的威胁与敌意仍然存在。

“一自伏波南渡后,狂澜谁更树铜标。”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到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行动——伏波将军的南征。伏波将军的南渡,象征着对南方边疆的开拓与治理,同时也带来了稳定与秩序。然而,诗人在此提出疑问:“狂澜谁更树铜标?”即在经历了伏波将军的南征之后,又有谁能再次树立起稳固的秩序与权威,面对可能再次涌现的动荡与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深思,以及对稳定与秩序的渴望。它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对历史变迁的敏感与关注,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与和平稳定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二忠诗·其二靖南侯黄得功

靖南勇气冠诸勋,报主精忠独数君!

鹰饱祗教防兔窟,虎痴何意入狐群!

上流问罪偏劳拒,北道求援未许闻。

国运可怜亡一矢,江城遗恨失将军!

(0)

题爱吟草殉节录后·其二

诗正清新酒正醇,风流儒雅乐天真。

谁知花县称名士,不意沙场作难臣。

辽海石麟常对月,锦江竹马漫迎春。

至今西土归王化,稍慰当年报主身。

(0)

题常理斋先生爱吟草·其二

一点青燐蜀岭幽,忠魂泣月夜啾啾。

行人每向山前过,拂面惊沙恨未休。

(0)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八来札嘱于箧中捡阮亭十种唐诗不得

芸阁经年未捡题,瑶编去我竟何之。

乍惊失剑心多惑,欲逐亡羊路转岐。

从此顿添良友忆,方今有鉴借书痴。

渔洋著作流传广,待购嫏嬛寄所思。

(0)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二十九

作善人称倭布端,诵经邀福戒鸦瞒。

若为黑玛娃儿事,不及供差有朵兰。

(0)

青玉案

韶光不怨匆匆去。只怊怅,年华误。

目断游丝情一缕。

断桥流水,夕阳飞絮,可是春归路。

楼头尽日还凝伫。欲诉闲愁向谁诉。

蕙渚花飞天又暮。

醒时如醉,醉时如梦,梦也何曾作。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