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雨剔、烟挲寻遍。
云箐外,一筇远。
但风流巾屐,社莲散久,蒲笋谁供行馔。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翠眉(cuì méi)的意思:形容眉毛又黑又浓密。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孤吟(gū yín)的意思:独自吟咏,形容孤独寂寞。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横卷(héng juàn)的意思:形容势力强大,无所不及,横扫一切。
匡君(kuāng jūn)的意思:匡扶君主,拯救国家。
来还(lái huán)的意思:表示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进行补救或弥补。
蠡湖(lí hú)的意思:指人的胸襟宽广,心胸广阔,不受狭隘局限。
南屏(nán píng)的意思:指居高临下的位置,也指高层次的学问或见识。
人面(rén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美丽动人,如花一般的容貌。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五峰(wǔ fēng)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形成五个峰顶。比喻事物高大、繁多。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画中人(huà 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画中的人物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形容画技高超,以至于人物仿佛能够从画中走出来。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行脚僧人在庐山游历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风雅与宁静。
首句“万萝天际卷”,以“万萝”形容山林之茂密,“天际卷”则描绘出山势的高耸入云,营造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象。接下来“负破箬残包,孤吟须倦”,通过行脚僧人的形象,展现了其在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坚韧与坚持。
“匡君翠眉展”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峦比作女子的翠眉,生动地描绘了山色之美。接着“定别来还识,画中人面”,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与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陶碑米砚”、“几雨剔、烟挲寻遍”等句,进一步展现了行脚僧人在山间探索的历程,以及他对自然与艺术的追求。而“拂微茫、帆树斜阳,袖底蠡湖杯浅”则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以及僧人手持酒杯,享受自然之美的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禅意。
后半部分“曾见。九屏送鹤,三峡飞虹,五峰回雁”,通过一系列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行脚僧人在旅途中所见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最后“秋疏磬断。云箐外,一筇远”则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入探索,以及对生活简朴、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行脚僧人在旅途中对自然、艺术、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思考。
我所思兮在瀛洲,愿为双鹄戏中流。
牵牛织女期在秋,山高水深路无由。
悯予不遘婴殷忧,佳人贻我明月珠。
何以要之比目鱼,海广无舟怅劳劬。
寄言飞龙天马驹,风起云披飞龙逝。
惊波滔天马不厉,何为多念心忧泄。
立象昭回,阴阳攸经。秋风夙厉,白露宵零。
修林凋殒,茂草收荣。良时忽迈,朝日西倾。
有始有终,谁能久盈。太微开涂,三辰垂精。
峨峨群龙,跃奋紫庭。鳞分委瘁,时高路清。
爰潜爰默,韬影隐形。愿保今日,永符修龄。
朝发吴王城,轻舰从东下。
落日荡柔橹,暮抵玉山舍。
张灯共清燕,寂寂西园夜。
珠斗当层楼,银月照芳榭。
坐客盛文彦,逸气凌曹谢。
鸣琴聆妙音,使我忧心写。
率意阮生狂,明晨还独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