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事》
《春事》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脩篁十个半林茶,采撷春菘煮露芽

插槿预为兰定界,补泥新与燕移家

钩帘忽桂初三月,品水新烧第一花。

午睡未醒山鸟唤,木兰花日西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撷(cǎi xié)的意思:采摘和收集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定界(dìng jiè)的意思:确定范围,界定界限

兰花(lán huā)的意思:兰花是指兰草的花朵,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高雅、美丽和高贵。

露芽(lù yá)的意思:露出芽苗,表示事物初露端倪或初步显露出来。

木兰(mù lán)的意思:指女子扮男装或女子代替男子去从军的事情。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午睡(wǔ shuì)的意思:指在午饭后小睡片刻。

移家(yí jiā)的意思:搬迁家庭住所

一花(yī huā)的意思:指同类事物中的一个代表或者其中一个特别突出的人或物。

木兰花(mù lán huā)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和高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一幅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自然之美和生活的宁静。

首先,“脩篁十个半林茶”,描绘了一片竹林中,茶树点缀其间的情景。竹子的修长与茶树的绿意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采撷春菘煮露芽”,则展现了采摘新鲜蔬菜和茶叶的场景,春菘(即春菜)与露芽(新茶的嫩芽),都是春天的象征,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热爱。

接着,“插槿预为兰定界,补泥新与燕移家”,通过插槿木为兰花划定界限和修补泥土帮助燕子搬家的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规划。

“钩帘忽桂初三月,品水新烧第一花”,描述了在桂花盛开的三月,诗人挂起窗帘,品尝新烧的花茶,享受着春天的气息。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也表达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最后,“午睡未醒山鸟唤,木兰花下日西斜”,描绘了午后的宁静时光,山鸟的啼鸣唤醒了沉睡,而夕阳西下,木兰花下,时间仿佛静止,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恬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赞美。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倦寻芳.闺思

兽镮半掩,鸳甃无尘,庭院潇洒。

树色沈沈,春尽燕娇莺姹。

梦草池塘青渐满,海棠轩槛红相亚。

听箫声,记秦楼夜约,彩鸾齐跨。

渐迤逦、更催银箭,何处贪欢,犹系骄马。

旋剪灯花,两点翠眉谁画。

香灭羞回空帐里,月高犹在重帘下。

恨疏狂,待归来、碎揉花打。

(0)

句·其二

两屐上层楼,一目略千里。

(0)

句·其七

八字山头雁,武昌江上鱼。

(0)

绍熙辛亥六月中伏日出郭观稼小休野石读仲权正字壁间所题诗因次韵·其一

稻香蔼蔼暑风清,下马传觞听水笙。

父老指诗怀旧尹,为镌岩石寄心声。

(0)

和陶渊明饮酒诗·其十

壮士志四方,小夫守一隅。

所禀既殊科,所趣亦异涂。

毋论贤与愚,等为造物驱。

岂如饮家流,一醉不愿馀。

两忘适与莫,毕世醉乡居。

(0)

和陶渊明饮酒诗·其七

堂堂东坡公,文章万人英。

尝和饮酒诗,曲尽今古情。

平生不解饮,而独喜客倾。

仇池一仙去,九韶瘖不鸣。

不知几百年,斯人还复生。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