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莲酿作醯,采豆治作酱。
《村舍杂书十二首·其六》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春耕(chūn gēng)的意思:春天耕种农田,指春季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
尔后(ěr hòu)的意思:表示某个事件或行为发生之后的时间点或情况。
奉时(fèng shí)的意思:按时、及时
揆日(kuí rì)的意思:揆日指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光线来判断时间,引申为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判断事物的结果。
日时(rì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上奉(shàng fèng)的意思:指向上奉献或向上呈献。
时祭(shí jì)的意思:根据时节举行的祭祀仪式。
岁事(suì shì)的意思:岁数的事情;年纪大的人的事情
瓮盎(wèng 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学问像一个倒置的瓮一样,不能展示出来。
咨尔(zī ěr)的意思:咨尔是一个形容词,指一个人言辞谦虚,态度谨慎,非常小心谨慎的样子。
- 翻译
- 把莲花酿成醋,采集豆子制作酱。
观测节气来安排农事,汲取井水清洗器皿。
上供祭祀所需,下供给春季耕作的粮食。
我劝告后来的人们,每年的农事不可耽误。
- 注释
- 折莲:莲花。
酿:酿造。
醯:醋。
采豆:采摘豆子。
治作:制作。
酱:酱料。
开历:观察历法。
揆:推测。
日时:节气。
汲井:汲取井水。
涤瓮盎:清洗容器。
上奉:上供。
时祭:祭祀。
下给:供给。
春耕:春季耕种。
饷:粮食。
咨尔:劝告你。
岁事:农事。
旷:耽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折莲制作成醋(醯),采摘豆类制作成酱,体现了古代农村家庭的智慧和勤劳。诗人观察时节变化,通过日历来安排农事活动,如汲取井水清洗器皿,确保祭祀所需的供品和春耕所需的物资准备充足。他告诫后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事务不能忽视,表达了对农事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农耕文化的关注和对后代的教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