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屠性的《题马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清晨雨后,马儿在沙堤上振鬃长嘶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马匹的活力与自由,同时也蕴含了对马匹训练与驾驭技巧的探讨。
首句“晓来疏雨过沙堤”,以“晓”字点明时间,清晨的宁静与雨后的清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疏雨”则暗示了雨量不大,为后文马儿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过沙堤”则描绘了地点,沙堤作为背景,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自然之美。
次句“振迅先闻柳外嘶”,紧承前句,通过“振迅”一词生动地表现了马儿在清晨的活力与兴奋,它在柳树之外发出的嘶鸣声,不仅响亮,而且充满了力量与自由的气息。这里,“柳外嘶”不仅描绘了马儿的位置,也通过柳树这一意象,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美,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柳、马嘶悠扬的场景。
后两句“不是圉人调未习,临流怕湿锦障泥。”则进一步揭示了马儿嘶鸣的原因。通过“圉人”(古代负责驯养马匹的人)的视角,解释了马儿之所以在柳外嘶鸣,并非因为训练不足或不适应,而是因为临近水流,担心弄湿了身上的锦障泥(一种装饰华丽的马鞍垫)。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节性,也让读者对马匹的习性和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互动有了更深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雨后马儿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存,以及人与动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个场景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