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夏(chū xià)的意思:初夏指的是夏季的开始阶段,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刚刚开始或初步发展的状态。
处待(chǔ dài)的意思:处置、对待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老圃(lǎo pǔ)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也可以指老农民。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清词(qīng cí)的意思:
清丽的词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 唐 芮挺章 《<国秀集>序》:“取 太冲 之清词,无嫌近溷;得 兴公 之佳句,寧止掷金。”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
纫兰(rèn lán)的意思:指女子纺纱时手指灵巧,纺线顺利,比喻工作顺利且出色。
散解(sàn jiě)的意思:指分散、解散。
骚坛(sāo tán)的意思:指文学艺术领域的圈子或界限。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树书(sh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读书、学习等活动。
问字(wèn zì)的意思:指对某一问题进行探求、询问或解答。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犹疑(yóu nǐ)的意思:指犹豫不决,心中难以决定。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正始(zhèng shǐ)的意思:指正当的开始或开端。
种树(zhò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一旦有了一定的声望或影响力,就容易引来麻烦和攻击。
中散(zhōng sàn)的意思:指被散发或分散到中间位置,形容势力、力量等被削弱或分散。
种树书(zhòng shù shū)的意思:种植树木的行为像读书一样重要和有价值。
十日平原(shí rì píng yuán)的意思:十天内平稳无事的平原,形容局势稳定,没有波折和变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居住在江边村落中的宁静生活。首句“江村初夏啭黄鹂”以黄鹂的啼鸣渲染出初夏的生机与活力,仿佛整个江村都被这悦耳的鸟鸣声唤醒。接着,“客棹犹疑春雪时”,诗人通过客人对春雪的疑惑,巧妙地表达了季节转换的微妙感受,同时也暗示了初夏特有的清新与凉爽。
“岂有元亭堪问字,祇怜中散解相思。”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与珍惜。元亭和中散分别指古代文人雅士,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希望有知音相伴,共同探讨学问,分享情感的心愿。
“纫兰佩辱骚坛赠,种树书惟老圃知。”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人际关系。他将佩戴兰草视为高洁的象征,接受朋友的赠予,同时又以种植树木、阅读书籍为乐,与园丁共享这份乐趣。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雅致生活,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厚情感。
最后,“十日平原今正始,云林处处待清词。”诗人以“正始”这一历史时期的名称,比喻当前的时光,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同时,他期待着在云雾缭绕的山林间,创作出更多清新脱俗的诗篇,展现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无限热情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生活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