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气深留屋,山光乱入扉。
扫苔安画砚,贴瀑卸琴衣。
伫送斜阳去,閒看晚燕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北墅时的日常情景,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句“竹气深留屋”,以竹子的清新之气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竹林的气息渗透进了屋内,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受。接着,“山光乱入扉”一句,将山色的斑斓与屋门的融合,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美,山光似乎随意地闯入了门户,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泼。
“扫苔安画砚,贴瀑卸琴衣”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扫除石上青苔,为绘画准备画砚,贴瀑则可能是描绘瀑布的景象,卸下琴衣则是指放下琴弦,准备弹奏或休息。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享受艺术创作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伫送斜阳去,闲看晚燕飞”两句,通过“伫送”和“闲看”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欣赏。他静静地等待着夕阳的离去,同时悠闲地观察着晚归的燕子,这种悠然自得的心态,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松枝吹艾纳,静挹得霏微”两句,以松枝的摇曳和艾纳的香气,以及静谧中捕捉到的细微之物,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赞美。松枝的轻摇,艾纳的香气,以及那难以察觉的微风,都是大自然无声的语言,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周生文江人,来作金台客。
负此英妙年,读书翰林宅。
辛勤阅冬春,讲诵穷朝夕。
昼倦忘渴饥,夜卧不就席。
文采照珊瑚,星斗蟠胸臆。
摛词已成章,篇翰稍堆积。
语言不妄发,居处恒谨饬。
事长秉谦恭,事亲循礼则。
布衣不屡更,蔬食无厌斁。
里巷少交游,缙绅幸知识。
閒过询所业,渐喜有进益。
岂知自去春,遽为二坚迫。
淹延逾岁月,形容就枯瘠。
兀坐或终朝,凭几或终日。
未忘亲笔砚,犹能检书籍。
临终声琅琅,从容具盥栉。
溘焉从此辞,哀乐异今昔。
骨肉增痛悲,亲知殊怆恻。
寒暑互往来,时序迭更易。
鸿雁正南翔,原野迥萧索。
兹辰返灵榇,祖送临道侧。
山川邈悠悠,魂魄将何适。
故乡日在望,行矣即窀穸。
颜蹠异寿天,善恶岂俦匹。
生年虽未多,已能踵前迹。
百年会有终,令名垂无极。
今古瞬息间,那足较失得。
生去日已远,我怀讵能释。
为生述此辞,庶以慰存殁。
《挽周生涣》【明·金幼孜】周生文江人,来作金台客。负此英妙年,读书翰林宅。辛勤阅冬春,讲诵穷朝夕。昼倦忘渴饥,夜卧不就席。文采照珊瑚,星斗蟠胸臆。摛词已成章,篇翰稍堆积。语言不妄发,居处恒谨饬。事长秉谦恭,事亲循礼则。布衣不屡更,蔬食无厌斁。里巷少交游,缙绅幸知识。閒过询所业,渐喜有进益。岂知自去春,遽为二坚迫。淹延逾岁月,形容就枯瘠。兀坐或终朝,凭几或终日。未忘亲笔砚,犹能检书籍。临终声琅琅,从容具盥栉。溘焉从此辞,哀乐异今昔。骨肉增痛悲,亲知殊怆恻。寒暑互往来,时序迭更易。鸿雁正南翔,原野迥萧索。兹辰返灵榇,祖送临道侧。山川邈悠悠,魂魄将何适。故乡日在望,行矣即窀穸。颜蹠异寿天,善恶岂俦匹。生年虽未多,已能踵前迹。百年会有终,令名垂无极。今古瞬息间,那足较失得。生去日已远,我怀讵能释。为生述此辞,庶以慰存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467c67a8d554d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