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寐·其一》
《不寐·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不寐当城堞,魂穿鼓角过。

未鸡愁月满,将雁畏霜多。

发已病逾白,颜须衰更酡。

黄花吾与汝,好奈岁寒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城堞(chéng dié)的意思:城墙上的防御设施。

鼓角(gǔ jiǎo)的意思:指吹鼓吹角,表示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不寐》组诗之一。通过“不寐”这一主题,诗人表达了深夜难眠时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首联“不寐当城堞,魂穿鼓角过”,描绘了诗人深夜在城墙边难以入眠的情景,耳边回响着鼓角之声,仿佛连魂魄都被穿透,生动地展现了夜晚的寂静与内心的波动。

颔联“未鸡愁月满,将雁畏霜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不安的情绪。未到黎明前的月光让人心生愁绪,而即将到来的寒冷霜冻又让人感到畏惧。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恐惧。

颈联“发已病逾白,颜须衰更酡”,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身体与容颜。随着年岁的增长,疾病使得白发更多,酒后的红晕也显得更加明显。这不仅是对个人衰老的哀叹,也是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

尾联“黄花吾与汝,好奈岁寒何”,诗人以“黄花”自比,表达了与自然界的黄花一同面对严冬的无奈。这里的“黄花”既指自然界中的菊花,也暗喻诗人的处境与心境。面对岁月的严寒,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与自然共存的平静,但这种平静中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深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深夜难眠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时间、衰老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尹望山招绚春园雅集

春风袅袅吹余寒,柳枝欲绿梅舒丹。

纤尘不起四郊净,白云澹荡天宇宽。

何处去天才一握,平津别墅饶芳药。

主人爱客兼爱诗,群公问字经过数。

良辰招客琴尊开,华篸珠履登春台。

旋脍银鳞出翠釜,还倾琥珀注深杯。

九州英彦蓬莱友,五十年中辈先后。

击钵哦诗诗尽成,薄罚停催金谷酒。

当筵日转层城霞,红亭绮榭流清华。

源头活水承太液,绚春题榜来天家。

岚光翠滴西山暮,漠漠微烟笼苑树。

树头鸟宿酒微酲,天际云归客初去。

东阁深沈淑景迟,风光咫尺怅攀追。

拈毫漫作邯郸步,一曲《阳春》和者谁。

(0)

读史记三皇五帝本纪.帝舜有虞氏

惟圣能识圣,升闻畎亩通。

重华协于帝,上日遂受终。

温恭益浚哲,明目兼达聪。

四罪天下服,敷言试以功。

奋庸谐治理,亮采咨百工。

精一括典要,执两而用中。

愧承大宝命,兢业凛渺躬。

言述心敬慕,景仰五帝隆。

(0)

乾隆九年十月重葺翰林院落成车驾临幸锡宴送大学士掌院事鄂尔泰张廷玉进署以张说东壁图书府五律字为韵赋东字音字二首敕诸臣各分一字赋诗·其一

抚序权居北,占星壁在东。

斯干歌翰苑,于乐鬯儒风。

改殿当年异,登瀛此日同。

三台司道筦,二老亮天功。

乐具《卿云》奏,筵开《湛露》融。

底希光旧史,长此赞微躬。

(0)

晓发虚谷

帷宫雨后纳新凉,虚谷风来百草香。

万里晴云任舒卷,凭高但见碧天长。

(0)

浣溪沙.暮春

紫燕双双绕画梁。重重朱户锁斜阳。

深闺独坐绣鸳鸯。

芳草盈阶侵砌绿,落花满院隔帘香。

小园寂寞日偏长。

(0)

玉楼春

子规啼过杨花路,缄泪函情无寄处。

君如南浦往来潮,妾似西陵朝暮雨。

当年只恨传金缕,何必相逢成别苦。

夜深蜀国十三弦,紫女青皇私自语。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