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门怨》
《长门怨》全文
明 / 余继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长门寂寂不胜春,忍听君恩处处新。

亦有黄金买赋,羞将宠爱词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长门(cháng mén)的意思:指长久的门客,也用来形容长期受人重用的人。

宠爱(chǒng ài)的意思:特别宠爱、特别钟爱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词臣(cí chén)的意思:指能言善辩、擅长辞令的官员。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买赋(mǎi fù)的意思:指用金钱贿赂官吏,以获取权力和地位。

托词(tuō cí)的意思:指借口、托辞、藉口等。

鉴赏

这首《长门怨》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失宠妃子内心的痛苦与挣扎。首句“长门寂寂不胜春”,运用对比手法,将长门宫的寂静与春天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照,暗示了主人公被冷落的命运与外界繁华的反差,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无奈的氛围。接下来,“忍听君恩处处新”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对君王恩宠不再的深深哀怨和无法忍受的痛苦。她不仅失去了君王的宠爱,更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被遗忘的孤独。

“亦有黄金堪买赋”,转折中透露出一丝不甘与反抗的意味。黄金可以购买许多东西,包括文人的才情与笔墨,但在这里,它代表了主人公试图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情感、寻求共鸣的努力。然而,这种努力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因为“羞将宠爱托词臣”。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渴望通过文学作品传达自己的情感,但又因害怕失去曾经的荣光而感到羞愧,不敢轻易将这份情感寄托给他人,尤其是那些可能背叛或利用她的人。

整体而言,《长门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失宠妃子复杂而深沉的心理状态,以及她在面对命运不公时的无奈与抗争。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触及了权力、地位与人性之间的微妙关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余继登
朝代:明   字:世用   号:云衢   籍贯:明河间府交河   生辰:1544—1600

(1544—1600)明河间府交河人,字世用,号云衢。万历五年进士。授检讨,与修《会典》。二十六年以礼部侍郎摄部事,请停一切诛求开采之害民者,又请罢矿税中官,皆不纳,郁郁成疾。著有《典故纪闻》、《淡然轩集》。
猜你喜欢

直指叶公以高堂大耋累疏陈情爰自孟冬移节苕上不佞分忝州民遇隆国士分庭抗席迥出形骸睽携在兹眷恋弥剧河梁握别情见乎词二首·其一

突兀高牙镇海涛,衡门犹恋旧绨袍。

千秋烈日扶肝胆,五夜飞霜袭鬓毛。

报主共知心计竭,思亲谁识梦魂劳。

他年大节标良史,一代名臣付彩毫。

(0)

又拟古八首·其八

东邻有美质,杂佩何缤纷。

明眸辉朝日,绝代少其伦。

结缡为君妇,婉娈日偕亲。

风波起闺闼,中道成荆榛。

君为东流水,妾若西路尘。

东西各相背,信誓何由闻。

红颜会当歇,岂不怀苦辛。

愿君企高节,贱妾宁复云。

(0)

汉铙歌十八曲·其一朱鹭

朱鹭矫以翔,倏如腾光。腾逝耶,之胡际耶。

曷不思翔,高而尽下。彼茄之畔,鱼游雅雅。

茄蔽上瞩,谓是藏止。他人之怵,思恬葬厥喙。

(0)

寄赵孟静·其一

一官常卧病,知尔学沈冥。

对客称居士,呼儿说道经。

支离堪混俗,猿鸟共忘形。

为识峨嵋老,年来畏独醒。

(0)

枫潭诗

达人寡所营,筑室负岖嵚。

下有千尺潭,上有枫树林。

岂不邈遐阻,雅尚在高深。

微风起中谷,山水多清音。

出处难豫谋,下邑聊鸣琴。

匪伊三径资,剧理余所任。

因兹寄幽迹,泊然增道心。

(0)

景易读书潮连赋此勖之

日往则月来,东西若推磨。

及时愿有为,何啻短檠课。

强者能进取,不能空坠堕。

四书与六经,千古道在那。

愿汝勤诵数,一读一百过。

嗟予老且病,终日面壁坐。

古称有志士,读书万卷破。

如何百年内,能者无一个。

书生赴场屋,势若疾风柁。

不悟进为退,反言勇者懦。

吾闻邵康节,撤席废眠卧。

又闻范仲淹,画粥充饥饿。

砥柱屹中流,有力始能荷。

汝患志不立,不患名不大。

师友为汝资,薪水为汝助。

黾勉在朝夕,用为老夫贺。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