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皎疑游鹿,溪明杂乱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冰崖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冰崖的雄伟与神秘。首句“对面高崖立”,直接点出主题,一个“立”字,赋予了高崖以坚定的姿态,仿佛它矗立在天地之间,不容侵犯。接着,“盘回石几层”则通过“盘回”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高崖上石阶曲折蜿蜒的景象,暗示了攀登的艰难与复杂。
“近天多得雪,带雨或成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冰崖的环境特征。高崖接近天空,常被积雪覆盖,而雨后则可能凝结成冰,这样的自然景观既展示了冰崖的寒冷与险峻,也暗示了其四季变换的自然规律。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多得雪”与“或成冰”的描述,突出了冰崖的极端气候条件。
“夜皎疑游鹿,溪明杂乱藤”这两句转而从视觉角度描绘夜晚的冰崖景色。夜色中,冰崖反射出皎洁的光芒,让人误以为是游荡的鹿影,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同时,溪流旁杂乱的藤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鲜明,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最后,“时将山脚水,淅米饭邻僧”一句,以日常生活场景收尾,展现了冰崖周边的人文气息。山脚的流水为邻近的僧侣提供了生活所需,这种和谐共生的场景,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僧侣与世俗生活的密切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冰崖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融入了人文关怀与生活气息,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声甘州.吊雷峰塔并序
问金轮持世到何年,微尘碎虚空。
定露盘飞去,东莱海上,收影龙宫。
几许冥搜俯仰,遗构跨苍穹。
零落汾阴意,聊抵登封。
又是兵戈满眼,溯钧天梦破,草草沙虫。
费三生屐齿,同听一楼钟。
瘗蓬蒿、难寻珠镬,任万鸦、回阵噪西风。
空凭付,哀湍斜照,指点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