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滟接横塘,华多碍舟路。
波红晴漾霞,沙白寒栖鹭。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水乡画卷。首句“水滟接横塘”,以“水滟”形容水面波光粼粼,与远处的横塘相接,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静谧的氛围。接着,“华多碍舟路”一句,通过“华”字,可能是指水中漂浮的花朵或水草,它们在水面铺陈开来,仿佛给水道铺设了天然的障碍,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波红晴漾霞,沙白寒栖鹭”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水乡的自然之美。红色的波浪在晴空下泛起霞光,与远处的云霞交相辉映;沙滩上,白色的鹭鸟静静地栖息,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
“缘汀渔网集,隔渚菱歌度”描绘了水乡的生活场景。岸边,渔民们聚集在汀边,忙碌地整理着渔网;隔着一片小洲,传来悠扬的菱歌,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韵律。
最后,“不见昔游人,风烟自朝暮”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虽然昔日的游人已不在,但这里的风景依旧如画,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复一日地展现着它的美,让人不禁感慨岁月的流转与自然永恒的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乡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过往时光的深情回忆,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从事滁阳去,寄音苦求诗。
吾诗固少爱,唯尔太守知。
不敢辄所拒,勉勉作此辞。
山城本寂寞,物色同淮夷。
淮俗旧轻僄,未识远博宜。
无将麟在郊,便欲等文狸。
尔去事太守,当矫庸庸为。
伊人道义富,尝立天子墀。
我辈在蚁垤,难谓太华卑。
又若游蹄涔,安见沧海涯。
况于尔实亲,告尔尔勿疑。
昔人把菊望青榼,今我持酒无黄花。
自催屋里红鳞脍,不弹墙头白项鸦。
寿春城高枕淮水,绿蒲疏疏暮帆起。
登临不学孟参军,帽坠山风费嘲纸。
密雪已迎腊,随风来拂巾。
偏知寒夜屋,不管醉归人。
暗积空庭合,偷装众树新。
沃田将望岁,压疠且忘贫。
薄厚曾无意,飘扬似有因。
既能先覆物,乃见未饶春。
作阵从天落,何功得地均。
暂欣供一赏,惜逐马蹄尘。
当时载酒客,共过草玄人。
今日一寒士,能来三侍臣。
竹门容大马,金络照诸邻。
鸡瘦莫为具,阮家依旧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