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
《偈》全文
宋 / 饶节   形式: 偈颂  押[觉]韵

剥剥剥,里面有虫外面啄。

多少茫茫瞌睡人,顶后一锥犹未觉。

不觉,更听山僧剥剥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剥剥(bāo bāo)的意思:形容声音尖细刺耳。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瞌睡(kē shuì)的意思:指因困倦而想睡觉

里面(lǐ miàn)的意思:指事物的内部或内部的情况。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外面(wài miàn)的意思:指离开某个地方或范围,指的是离开室内、进入室外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以“剥剥剥”的声音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外界的喧嚣与诱惑如何在人们心中激起波澜,比喻那些“顶后一锥”即内心深处的警醒尚未被触动的“瞌睡人”。诗人通过“剥剥剥”这一声响,不仅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和警示意味,也暗含着对世人沉迷于外物而忽视内心觉醒的感慨。

“剥剥剥,里面有虫外面啄”,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外界的诱惑比作啄食的鸟儿,而内心的欲望则比作隐藏的虫子,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诱惑时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同时,“剥剥剥”这一声音的重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仿佛是在不断地提醒着读者,外界的诱惑无处不在,需要时刻保持警觉。

“多少茫茫瞌睡人,顶后一锥犹未觉”,这里诗人将大多数人在面对诱惑时的状态比喻为“瞌睡人”,他们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难以察觉到内心的真正需求和潜在的危机。而“顶后一锥”则是对那些尚未被触动心灵深处警醒的人的描述,暗示了只有当某些强烈的刺激或事件发生时,人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和需要改变的方向。

最后,“若不觉,更听山僧剥剥剥”,这句诗以山僧的“剥剥剥”声作为结束,既是对前文的呼应,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提醒。山僧的声音在这里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提醒人们在面对外界的喧嚣和诱惑时,要保持内心的清醒和警觉,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从而找到真正的自我和方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容易迷失自我、忽视内心真实需求的现象。它鼓励人们在追求外在成功的同时,也不忘关注内心的成长与觉醒,寻找生活的真谛。

作者介绍

饶节
朝代:宋   字:德操   籍贯:自号倚松道   生辰:1065~1129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猜你喜欢

蝶恋花

碧树凉飔惊画扇。窗户齐开,秋意参差满。

先自离愁裁不断。蛩螀更作声声怨。

山绕千重溪百转。隔了溪山,梦也无由见。

归计凭谁占近远。银缸昨夜花如糁。

(0)

九鲤湖

九鲤山头爽气芬,潺湲九漈隔溪闻。

青嶂高障海东日,碧溪流穿湖曲云。

坐听?声怜草阁,夜深月色度松门。

无缘能结茅斋宿,绿水丹山欲共分。

(0)

春雨中会西山佛迹

自喜平生山水心,公馀犹及此登临。

云埋古寺钟声远,花落空村烟雨深。

是处芳尊追胜槩,几人寒勒度疏林。

都无春色一分在,况有尘寰万虑侵。

(0)

归雁亭

东风杨柳杏花飞,曾伴先生酒一卮。

前辈风流那复见,小亭烟雨漫相思。

城边春草路南北,山下河梁人别离。

一尺短书湘水阔,年年愁绝雁归时。

(0)

雪中通判家饮回

朔风声满枯桑枝,阴云不定蛟龙归。

冻禽聚立高树时,密云万里增寒威。

访君留连举酒卮,胡琴奏罢欢已微。

小驹跨去没四蹄,飘花凌乱沾人衣。

醉目远望天地迷,何暇更问孤鸿飞。

茅屋岂无单且饥,平明共贺麦陇肥。

(0)

莫饮酒

莫饮酒,酒岂雠,颜回不饮不白头。

千钟称帝尧,百觚号圣丘。

定国数石无滞留,康成三百杯未休。

阮籍作诗语更遒,圣贤在前谁与谋。

喉乾舌强须润柔,照见文字胜膏油。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