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诗人尹穑的《句》。首先,“景龙”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年号(707-710年),而“只是当时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时代的回忆,景龙年间正值盛唐之际,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百姓富庶。这里的“路”字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意义,不仅指代那个年代,也象征着一条通行无阻的大道。
“不见金钱打著人”,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描绘。这句话有多层含义,首先,“不见”表明诗人所在的时代已经没有了前朝的繁荣;“金钱打著人”可能隐喻着贪污腐败或高税重役的情况,在那个时代,人们生活困顿,被官府的苛捐杂税所压迫。这里“金钱”象征着权力与剥削,而“打著人”,则形容了人民被这些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综合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在怀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刻批判。通过景龙年间的繁华与当前社会的对比,尹穑揭示了历史变迁和时代沧桑,以及人民生活状况的巨大反差。此外,这种写法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以及对腐败和不公现象的深切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蓬为盛行之作
雪蓬老人瘦且清,前身想只梅花精。
墨梅一写几千万,鸡林交趾知其名。
南京小儿不晓事,相逢尽唤梅先生。
一蓬有屋凤城里,土脊茅檐竹椽子。
蜗牛半角祗藏头,我为量之刚丈许。
不题偃月昼锦堂,扁作雪蓬聊尔耳。
北风大雪五尺深,无限傍人愁压死。
老人高坐方掀髯,大叫狂歌对儿女。
大儿捧笔妇捧觞,一醉梅花三百纸。
篱边竹树往往佳,万个弓弰千鼠尾。
忽然几处鼎石根,便是悬崖活梅树。
此时天趣不可当,谁人肯许同清狂。
花光补之己非敌,当时空有王元章。
定山先生无一好,雪蓬老人当笑倒。
只有区区观物亭,半庭茂叔窗前草。
《雪蓬为盛行之作》【明·庄昶】雪蓬老人瘦且清,前身想只梅花精。墨梅一写几千万,鸡林交趾知其名。南京小儿不晓事,相逢尽唤梅先生。一蓬有屋凤城里,土脊茅檐竹椽子。蜗牛半角祗藏头,我为量之刚丈许。不题偃月昼锦堂,扁作雪蓬聊尔耳。北风大雪五尺深,无限傍人愁压死。老人高坐方掀髯,大叫狂歌对儿女。大儿捧笔妇捧觞,一醉梅花三百纸。篱边竹树往往佳,万个弓弰千鼠尾。忽然几处鼎石根,便是悬崖活梅树。此时天趣不可当,谁人肯许同清狂。花光补之己非敌,当时空有王元章。定山先生无一好,雪蓬老人当笑倒。只有区区观物亭,半庭茂叔窗前草。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3067c67a64d57a0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