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日(bìng rì)的意思:同时发生或进行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山意(shān yì)的意思:形容心境深远、意境高远,具有山的气势和情趣。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细事(xì shì)的意思:指琐碎的小事情或细节。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彝伦(yí lún)的意思:指河山的美景或人物的风采。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胡长孺所作,名为《题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后二首(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道德理想的深刻思考。
首句“名并日星真细事”,以“日星”比喻名望的崇高,将个人的名声与日月星辰相提并论,强调了名望的宏大。然而,“真细事”则暗示了名声在更广阔的历史与道德视野中的微不足道,引出对名与实之间关系的反思。
次句“义参天地在彝伦”,进一步深化了道德与宇宙秩序的关系。“义”指道德准则,“参天地”意味着与天地自然法则相协调,而“彝伦”则是指永恒不变的道德规范。这一句强调了道德原则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后两句“寥寥千古空遗迹,薇满西山意自春”,通过对比历史的空虚与自然的生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道德追求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历史上的伟人虽已逝去,但他们的事迹却如同遗迹一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另一方面,自然界的春天依然如期而至,万物复苏,展现出生命的不朽与自然循环的力量。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道德追求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与自然永恒循环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对比,以及对名与实、道德与宇宙秩序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道德理想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历史、道德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
万戟淩霜布,森森瑞气间。
垂衣当晓日,上寿对南山。
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
小臣无事谏,空愧伴鸣环。
赠别司空曙
有月曾同赏,无秋不共悲。
如何与君别,又是菊花时。
感古四首·其三
古来不患寡,所患患不均。
单醪投长河,三军尽沈沦。
今人异古人,结托唯亲宾。
毁坼维鹊巢,不行鸤鸠仁。
鄙吝不识分,有心占阳春。
鸾鹤日已疏,燕雀日已亲。
小物无大志,安测栖松筠。
恩眷多弃故,物情尚逐新。
瓦砾暂拂拭,光掩连城珍。
唇吻恣谈铄,黄金同灰尘。
苏秦北游赵,张禄西入秦。
既变嫂叔节,仍摈华阳君。
万世金石交,一饷如浮云。
骨肉且不顾,何况长羁贫。
游灵溪观
云藏宝殿风尘外,粉壁松轩入看初。
话久仙童颜色老,病来玄鹤羽毛疏。
樵翁接引寻红朮,道士留连说紫书。
不为壮心降未得,便堪从此玩清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