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五四欧阳文忠公》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五四欧阳文忠公》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赞

勋业闻望韩范并驰古文奥学匹休昌黎

复三代醇,黜五季陋。一代宗工,孰居其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奥学(ào xué)的意思:奥学是指深奥的学问,高深的学术知识。

并驰(bìng c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同一方面具有同等的优势或成就,平分秋色。

昌黎(chā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气质出众。

代宗(dài zōng)的意思:指代某个时代、某个领域或某个群体的代表人物或代表作品。

复三(fù sān)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棘手或危险。

古文(gǔ wén)的意思:

◎ 古文 gǔwén
(1) [classical literature]
(2)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
(3) 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
(4)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
(5) [Chinese script before the Qin Dynasty(221-207B.C.)]∶汉朝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韩范(hán fàn)的意思:指人的仪表端庄大方,举止得体,有高贵的气质。

匹休(pǐ xiū)的意思:指两匹马相遇后停下来休息,比喻双方互相休战或暂停争斗。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闻望(wén wàng)的意思:指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声誉和名望有所耳闻,并且对其心生敬意。

五季(wǔ jì)的意思:指夏天分为三个季节,即立夏、小满和芒种。

勋业(xūn yè)的意思:指功勋卓著的事业或业绩。

一代(yī dài)的意思:指同一时代的人或事物。

宗工(zōng gōng)的意思:指掌握某种技能或工艺的人。

鉴赏

此诗赞颂了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在历史功业与文学造诣上的卓越成就。欧阳修作为宋代文坛巨擘,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更在文学领域独领风骚,与韩愈、范仲淹齐名,并且在古文创作上与韩愈并驾齐驱,共同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

诗中提到“复三代醇,黜五季陋”,意指欧阳修在恢复先秦两汉时期的淳朴文风的同时,摒弃了晚唐五代以来的浮华文风。这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深厚理解和对文学革新的深刻洞察。而“一代宗工,孰居其右”则表达了对欧阳修作为一代宗师地位的肯定,认为在当时乃至后世,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誉的手法,高度评价了欧阳修在历史与文学领域的双重贡献,展现了其在宋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

参差横凤翼,搜索动人心。

□□□□□,□□□□□。

□□□□□,□□□□□。

(0)

游苑遇雪应制

散漫祥云逐圣回,飘飖瑞雪绕天来。

不能落后争飞絮,故欲迎前赛早梅。

(0)

牡丹

少见南人识,识来嗟复惊。

始知春有色,不信尔无情。

恐是天地媚,暂随云雨生。

缘何绝尤物,更可比妍明。

(0)

过洞庭

浩渺注横流,千潭合万湫。

半洪侵楚翼,一汊属吴头。

动轴当新霁,漫空正仲秋。

势翻荆口迮,声拥岳阳浮。

远脉滋衡岳,微凉散橘州。

星辰连影动,风翠逐隅收。

渐落分行雁,旋添趁伴舟。

升腾人莫测,安稳路何忧。

气与尘中别,言堪象外搜。

此身如粗了,来把一竿休。

(0)

登阁

乱后独来登大阁,凭阑举目尽伤心。

长堤过雨人行少,废苑经秋草自深。

破落侯家通永巷,萧条宫树接疏林。

总输释氏青莲馆,依旧重重布地金。

(0)

古战场

荒骨潜销垒已平,汉家曾说此交兵。

如何万古冤魂在,风雨时闻有战声。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