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子发韵兼简青龙诸友二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插柳(chā liǔ)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的形象、风采或才华超群,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诗情(shī qíng)的意思:指诗人的情感和意境,也可以表示具有诗意的情感和意境。
市声(shì shēng)的意思:指城市中繁忙的喧哗声音。
松江(sōng jiā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轻松愉快。
虽说(suī shuō)的意思:表示虽然承认某种事实或观点,但仍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野兴(yě xī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 翻译
- 虽然居住在繁华的京城,西湖的景色难道不清幽吗?
疾病常常抑制野外游玩的兴致,贫穷极大地影响了作诗的心情。
在湖边插下柳树欣赏春天的气息,贴着碑文以隔绝喧闹的市井之声。
在松江岸边有多少悠闲的游客,日夜倾听江水的波涛声。
- 注释
- 京华:京城。
清:清幽。
病多:疾病频繁。
野兴:野外游玩的兴趣。
贫甚:非常贫穷。
诗情:作诗的情感。
插柳:插种柳树。
春意:春天的气息。
粘碑:贴着碑文。
市声:市井的喧嚣声。
松江:松江(古代地名,今上海一带)。
波鸣:江水的波涛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作品,题为《和朱子发韵兼简青龙诸友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作者虽然居住在繁华的京城,但内心更向往西湖的清幽。诗人的疾病和贫困影响了他的野外游兴和创作灵感。他通过插柳欣赏春天的气息,通过粘贴碑文来隔绝喧嚣的市井之声,寻求心灵的宁静。最后,他想象自己成为松江边悠闲的客人,日夜倾听江水的波涛声,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怀念。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