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叔父生朝三首·其一》
《六叔父生朝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拂拂南薰燕堂兽炉清润酒尊凉。

筵开汤饼麦初熟,綵结茶花丝正香。

翠竹有孙添夏笋,红榴能笑发春妆

都将造物穷景,来与仙翁寿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茶花(chá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外表美丽动人,如花一般绽放。

春妆(chūn zhuāng)的意思:指女子妆饰得体,容貌美丽动人。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都将(dōu jiāng)的意思:都,指全部;将,指要、将要。都将意为全部都要或将要。

发春(fā chūn)的意思:指男子因受到外界刺激而性欲勃发的现象。

拂拂(fú fú)的意思:轻轻地拂拭,形容动作轻柔、温和。

酒尊(jiǔ zūn)的意思:指能喝酒的人,也用来比喻善于饮酒或酒量大的人。

南薰(nán xūn)的意思:指南风吹向南方,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或者事物的发展向好的方向发展。

穷景(qióng jǐng)的意思:形容景物贫瘠、荒凉。

兽炉(shòu lú)的意思:指残酷的刑罚或酷刑。

寿觞(shòu shāng)的意思:指庆祝生日或其它重要场合喜庆的酒宴。

汤饼(tāng bǐng)的意思:形容事物平凡、不起眼,没有特别之处。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献寿(xiàn shòu)的意思:献上长寿的祝福

仙翁(xiān wēng)的意思:仙翁是指仙人或神仙。

燕堂(yàn tá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和谐,家庭和睦幸福。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注释
南薰:温暖的南风。
燕堂:燕子居住的堂屋。
兽炉:铜制的火炉。
酒尊:酒杯。
汤饼:面食,如馒头。
麦初熟:新麦刚刚成熟。
綵结:彩色的丝线编成。
茶花:茶叶花。
翠竹:青翠的竹子。
夏笋:夏季的新竹笋。
红榴:红色的石榴。
春妆:春天般的装饰。
造物:大自然。
仙翁:对长者的尊称。
翻译
微风轻拂南窗飘进燕子堂,铜炉中酒清冷,酒杯也透着凉意。
宴席上刚煮好的汤饼麦粒初熟,彩色的茶叶花香四溢,丝线编织的装饰品散发出香气。
翠绿的竹林里新生的竹笋为夏日增添生机,红色的石榴仿佛在欢笑,如同春天的妆扮。
大自然的无尽美景,都被用来为仙翁献上祝寿的美酒。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夏日燕堂中的温馨景象,诗人项安世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六叔父生辰的喜庆氛围。"拂拂南薰"形象地写出南风轻柔地吹过,带来了清凉的气息,暗示着宴席的舒适宜人。"兽炉清润酒尊凉"进一步描绘了兽形酒炉中酒液冰凉,让人感受到宴饮的惬意。

"筵开汤饼麦初熟"点出时令正值麦子初熟,汤饼新鲜,展现了丰收的喜悦。"綵结茶花丝正香"则通过鲜艳的彩带和茶花的香气,增添了节日的热闹和香气四溢的气氛。"翠竹有孙添夏笋"寓意家族后继有人,生机勃勃,"红榴能笑发春妆"则以红榴盛开比喻六叔父的容颜焕发如春。

最后两句"都将造物无穷景,来与仙翁献寿觞"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六叔父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亲情和敬老之情。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的祝寿诗。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句·其十二

曲沼疏秋盖,长林卷夏帷。

(0)

王良百一诗·其五十

前面热未退,腰胯却行迟。

是热须医热,少将冷药医。

(0)

独自诗二十章·其十四

独自佳,禅味朝餐不用虾。

弊此抟食如应与,假借五阴以为家。

(0)

徐浩引俗语

书无百日工。

(0)

刘知己引今谚

季与厥昆,争知嫂讳。

(0)

贞观时谚

无知之叟,又指禅师。乱识之夫,共归明德。

返迷皆有大照,随妄普翳真科。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