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人通过“到宜休处便归休”这一句,直接点明了对适时退隐的推崇,认为在适宜的时候选择归隐,是一种明智而高雅的选择,而不是被迫或无奈之举。接下来,“肯为归休著浪愁”,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归隐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在归隐之前有所忧虑或不舍,但一旦真正归隐,这些忧虑便会烟消云散。
“行有松风吟有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行走间,松林间的风声如同自然的乐章,吟唱着生命的韵律;月光下,诗人或许在月下低吟,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美好。这不仅展现了归隐生活中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一句“归休端不羡公侯”,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相比于权贵阶层的荣华富贵,诗人更看重的是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富足。这种对物质追求的超越,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生境界和对真我价值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的描绘和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传达出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解语花.咏牡丹
繁华独占,艳色无双,桃李春光贱。玉人情倦。
东风里、锦帐半遮娇面。红深翠浅。
似剪碎、断霞千片。应算来、倾国倾城,会向瑶台见。
不放蜂偷蝶恋。倚新妆无语,浑是娇懒。惜春将半。
销魂处、别有背人深愿。华年似箭。
但岁岁、花时常健。休负他、酒满金樽,更画屏深院。
金缕曲.哭程氏女甥
道远情难已。忆当年、掌珠怜惜,随亲旋里。
一霎霜催萱草萎,背里晨昏流涕。
算只有、椿庭堪倚。
碎玉盈盈欣渐长,早兰言、花笑娇无比。
吟与绣、总能记。人生泡电原如寄。
最伤心、琼枝吹折,秋风偏厉。
渺渺魂游应索母,转得相逢诸弟。
苦地下、偕归无计。
待赋桃夭缘忽断,对遗容、倍感凄凉意。
歌至此,泪痕洗。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
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
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
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
青山无恙,哀弦豪竹都休。
罗绮云稠,笑无端、极目凭楼。惹闲愁。
几多鳞爪,惊起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