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璋上人自新都还鹫峰汪司马伯玉尊之为大总持而以文及诗侑之余亦得四绝句·其二》
《璋上人自新都还鹫峰汪司马伯玉尊之为大总持而以文及诗侑之余亦得四绝句·其二》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师子林中大总持,何人不伏威仪

争如软草铺裀卧,过尽诸天两不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伏(bù fú)的意思:不屈服,不屈从

大总(dà zǒng)的意思:大总指的是总的数量很大,数量众多。

师子(shī zǐ)的意思:指学生能够超越老师,达到或超过老师的水平。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争如(zhēng rú)的意思:争相如此,争先恐后

中大(zhōng dà)的意思:中等大小、中等程度。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总持(zǒng chí)的意思:指全面掌握,统筹兼顾。

四威仪(sì wēi yí)的意思:形容人的威严、仪态、气度、风采四个方面都非常出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禅宗修行场景,通过对比师子林中的大总持与柔软草地的两种状态,表达了对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

“师子林中大总持”,首先点出修行之地——师子林,这里象征着佛教修行的圣地。大总持,即大智慧,意味着修行者已经达到了高深的智慧境界。这一句描绘了修行者在庄严神圣的环境中,通过不懈努力,达到了智慧与修为的高度。

“何人不伏四威仪”,接着指出四威仪(站、行、坐、卧)是所有修行者都应遵循的基本礼仪,无论身份高低,都应遵守这些规矩,以示对佛法的尊重和修行的认真态度。这句话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形式与内在精神的统一。

“争如软草铺裀卧”,运用比喻手法,将修行者比作柔软的草地,形象地展示了修行者在达到一定境界后,能够像大地一样包容万物,静默无言,却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与力量。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成果的赞美,也是对禅宗中“无言之教”精神的体现。

“过尽诸天两不知”,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诸天,象征着世间的一切,包括芸芸众生和各种境界。修行者达到了如此高的境界,不仅自身了悟,而且能够影响周围的一切,但这种影响又是无形的,仿佛“两不知”,既不张扬也不刻意,体现了禅宗中“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精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师子林中修行者的描述,展现了禅宗修行的高深境界,以及修行者与自然、宇宙和谐共处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治圃杂书二十首

天地一閒检,园林数亩春。
认苗谙药性,养果护花身。
社友同疏饭,邻儿笑野巾。
空庭维老马,不出动经旬。

(0)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无妻牧犊子,带索荣启期。
予亦年七十,幸犹未至兹。
颇亦似陶翁,粗有五男儿。
乃父休官早,致汝恒苦饥。
挂冠六七闰,方当挂冠时。
治生了无策,惟耽酒与诗。
室人愧交适,虽寿夫奚为。
后死信无益,固穷谅何悲。

(0)

读素问十六首

真人古不死,变形能登天。
圣人乃其亚,在宥亦长年。
尧舜寿逾百,犹若腒腊然。
后世妄庸子,多欲求神仙。

(0)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平生天外心,异乎诸子者。
著鞭无前途,焉用取竹马。
乍争祖逖先,肯出桓温下。
黄钟晚遭毁,轰雷釜鸣瓦。
细玩郊沙爻,可不举需疋。

(0)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覆野春阴不肯晴,舟中无酒亦无餳。
故教客子知寒食,时有梨花一树明。

(0)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骎骎七十保余龄,鱼眼无眠夜夜醒。
魂梦不迷神女雨,形容欲似老人星。
参同契注房中术,归去来辞座右铭。
却笑空王太肤浅,张皇浪说八师经。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