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江南三首·其三》
《忆江南三首·其三》全文
明 / 殷奎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押[覃]韵

江南忆,何事次当三。弟妹妻孥笑谈

举酒凉秋持紫蟹,张灯春夜擘黄柑。宁不忆江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弟妹(dì mèi)的意思:弟妹是指年纪较小的弟弟和妹妹,也可以泛指晚辈或年纪较小的人。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黄柑(huáng gān)的意思:指人处于困境或逆境中,无法自拔。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妻孥(qī nú)的意思:指妻子和孩子,也指家庭的幸福和温馨。

笑谈(xiào tán)的意思:指轻松愉快的谈笑,不以认真或严肃为目的的谈话。

忆江南(yì jiāng nán)的意思:怀念江南美景和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殷奎所作的《忆江南三首》中的第三首。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描绘了对江南的深深怀念之情。

“江南忆”,开篇即点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切思念。“何事次当三”,以疑问句式引出下文,暗示诗人对江南的回忆不止一次,而是多次反复,情感深厚。

接着,“弟妹妻孥共笑谈”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江南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家人团聚,欢声笑语,充满了人间的温暖和幸福。诗人通过这一画面,勾勒出了江南人情的美好。

“举酒凉秋持紫蟹,张灯春夜擘黄柑”,这两句分别描绘了秋季与春季江南的特色景象。秋季,诗人举杯品尝紫蟹,享受着凉爽的秋风;春季,则是张灯结彩,共享黄柑的甜美。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江南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的自然风光,也体现了人们在不同季节里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宁不忆江南”一句,以反问的形式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情眷恋,即使时光流转,记忆中的江南依然令人心驰神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怀念,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怀乡之作。

作者介绍

殷奎
朝代:明   字:孝章   号:强斋   籍贯:苏州府昆山

苏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少从杨维桢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
猜你喜欢

寄题吴江王文孺解元臞庵

臞庵散人筑隐居,自称山泽之臞儒。

邀风贮月有亭观,以道自广何其臞。

三江雪浪鱼龙窟,千古浮天仍浴日。

乍吞涯涘归醉胸,时卷波澜入吟笔。

天储此景非寒窘,经营杰观规相准。

万株苍石云斸根,十顷红蕖波照影。

异时璧沼摇毛锥,同门太半通金闺。

一班一级何足道,赋归有此知为谁。

境清恍与尘寰隔,彷佛天随旧行迹。

闻道朱黄近笔床,定有丛书增笠泽。

(0)

钱氏通惠泉

山翁彻骨清,日饮一瓢水。

天公隐其穷,殆将贻石髓。

先敕西神君,一派疏清泚。

初惊石罅出,盈科来未已。

其潴为渊潭,其汇则沼沚。

酌比九陇泉,饧味参差是。

一瓯紫笋春,牙颊留甘美。

馀波共濯缨,溅沫邀洗耳。

山中有异事,喜甚屐折齿。

长安昊天观,秦吴隔千里。

妄云脉络通,道人真疏矣。

寄语赞黄公,未应停水递。

(0)

立方和韵复和一首

属疾大废食,始进一麦麻。

客至阙均礼,呼儿办瓜茶。

冷落乏胜事,病苦将日加。

儿曹解人意,为泼闽岭芽。

山深生意足,香味冠百嘉。

依稀仙掌露,彷佛石桥花。

过盏谢新法,失杯戒憎蛇。

甘我舌三寸,浇我书五车。

馀沥均学子,少长各有差。

何须待鞠卺,此段固已佳。

人生草头露,迅晷堪惊嗟。

适意贫亦乐,钟鼎来何赊。

今朝复何幸,濯暑分流霞。

苏息问苍生,欲泛牵牛槎。

(0)

寄吴鄞县

吴郎人物最雍容,不坠家声浙水东。

辇寺昔曾酬雪唱,道山今独倚秋风。

簿书又报三年满,樽俎何当一笑同。

卷尽暮云天更阔,放教醉眼送飞鸿。

(0)

纪梦诗郭荀卿见和次韵

溪水泠泠溪上轩,登临谁道四并难。

当年髣髴梦仙坞,今日分明在广寒。

还忆鸠鸣云色重,似闻鸡唱漏声残。

刻舟已有新诗句,流落何妨作外官。

(0)

再和张敏叔

留连五斗未投閒,独坐穷愁有万般。

多谢题诗相慰藉,应怜涉世最艰难。

载闻诗老推工部,何止神童说长官。

我亦半生收好句,夜光偏照箧中寒。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