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成知不日,双耳为君倾。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孟 著 作 知 济 阴 宋 /司 马 光 圣 主 焦 劳 意 ,谁 云 百 里 轻 。东 州 比 灾 害 ,剧 令 选 精 明 。水 去 良 田 阔 ,人 旭 旅 谷 生 。闾 閻 还 旧 观 ,鸡 犬 变 新 声 。盗 散 疲 民 活 ,奸 穷 老 吏 惊 。政 成 知 不 日 ,双 耳 为 君 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日(bù rì)的意思:不久之后,不远的将来
归旅(guī lǚ)的意思:归旅是指回归故乡或者回到原来的地方。
焦劳(jiāo láo)的意思:形容人过度劳累、心力交瘁。
精明(jīng míng)的意思:指人聪明、机智、精于计谋的品质。
旧观(jiù guān)的意思:旧观指的是陈旧、过时的观念或看法。
剧令(jù lìng)的意思:指大声喊叫,用力呼唤。
老吏(lǎo lì)的意思:指有经验、精明能干的官吏。
良田(liáng tián)的意思:指肥沃的田地,比喻优良的土地或机会。
旅谷(lǚ gǔ)的意思:指旅途中的山谷,比喻行旅的艰辛和辛苦。
闾阎(lǘ yán)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贪婪残暴的行为。
疲民(pí mín)的意思:指民众疲惫不堪,生活困苦。
穷老(qióng lǎo)的意思:形容贫穷困苦的老年人。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新声(xīn shēng)的意思:指新的声音、新的声势。
灾害(zāi hài)的意思:指灾祸来临,形势危急。
- 注释
- 焦劳:忧虑、操劳。
百里轻:治理百里之地被视为小事。
灾害:自然灾害。
剧令:严峻的命令,紧迫的情况。
旅谷:旅途中的谷物,指流离失所的人们收获的粮食。
闾阎:街巷,民居。
疲民:疲惫的百姓。
奸穷:邪恶的人,这里指作恶者。
政成:政绩显著,治理成功。
- 翻译
- 圣明的君主忧虑民生,谁能说治理百里之地是小事。
东部州郡饱受灾害,更显选拔贤能者的紧迫和重要。
洪水退去,肥沃的田地显露出来,流离失所的人们回归家园,收获谷物。
街巷房屋恢复旧貌,鸡鸣狗叫的声音也变得清新。
盗贼散去,疲惫的百姓得以安宁,邪恶的官员也为之震惊。
政绩显著,可知不久后天下太平,我愿倾尽双耳倾听您的政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圣明的君主对于国家和百姓疾苦的关怀,以及其治理国事的能力与决心。开篇“圣主焦劳意,谁云百里轻”表达了君主对远方百姓的忧虑,并非如旁人所言那么容易解决。在下一句“东州比灾害,剧令选精明”中,诗人提到东部地区遭受灾难,需要选择智慧和能力出众的人才来治理。
接着,“水去良田阔,人归旅谷生”形象地描述了自然灾害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闾阎还旧观,鸡犬变新声”则表达了人们对于恢复正常生活的渴望和期待。诗中也描绘了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如“盗散疲民活,奸穷老吏惊”,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以及官吏的不廉洁。
最后,“政成知不日,双耳为君倾”表达了一种期待和信任,即希望能够早日看到政策的成功实施,并且愿意倾听君主的声音。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局面的向往,以及对君主治国有方的赞美。
司马光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这首诗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也能窥见作者对于理想君主及其政治成就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徐灵渊永州司理
君向零陵日,分携又雪天。
地遥行几郡,官小度三年。
兰芷芳条洁,潇湘翠色连。
从来苦吟思,归赋若多篇。
宿乾明方丈
漫天白雪无端现,佛室夜艾乌更啼。
相逢解颐足自慰,勿语俗子念心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