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漂 泊 唐 /郑 谷 槿 坠 蓬 疏 池 馆 清 ,日 光 风 绪 淡 无 情 。鲈 鱼 斫 鲙 输 张 翰 ,橘 树 呼 奴 羡 李 衡 。十 口 漂 零 犹 寄 食 ,两 川 消 息 未 休 兵 。黄 花 催 促 重 阳 近 ,何 处 登 高 望 二 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池馆(chí guǎn)的意思:指池塘和宫殿,用来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
催促(cuī cù)的意思:催促指督促、催逼、催催,促使对方或自己加快行动或进程。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二京(èr jīng)的意思:指北京和南京这两个中国历史上的古都。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光风(guāng fēng)的意思:指风吹去了云雾,景色明亮清晰。形容天空明朗,景色宜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寄食(jì shí)的意思:指依附于别人生活或依靠别人过活。
橘树(jú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或事物的出现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喜悦。
两川(liǎng chuān)的意思:指江苏、浙江两省。
漂零(piāo líng)的意思:漂泊流离,无所依托。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休兵(xiū bīng)的意思:停止战斗,暂时休息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斫鲙(zhuó kuài)的意思:指用斧头砍破鲙鱼的头,比喻做事直截了当,果断不犹豫。
- 注释
- 槿坠:槿花凋谢。
蓬疏:蓬草稀疏。
池馆清:池馆清冷。
鲈鱼斫鲙:切鲈鱼片。
输张翰:不如张翰的悠闲。
橘树呼奴:看到橘树就想起了隐士。
十口漂零:全家漂泊。
犹寄食:还在勉强糊口。
两川消息:两地战况。
未休兵:战争未停。
黄花:菊花。
重阳近:重阳节临近。
二京:两个京城,这里指长安和洛阳。
- 翻译
- 槿花凋零,蓬草稀疏,池馆显得格外清冷,阳光和风都带着淡淡的无情之意。
即使有鲈鱼切片的美味,也比不上张翰那种悠然的心情,看到橘树就想起李衡的隐居生活,心中充满羡慕。
我们一家十口流离失所,依赖他乡糊口,两地战事还未停息。
菊花盛开,提醒着重阳节即将到来,但不知在何处能登高远望京城的方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飘零的生活状态和深沉的思乡之情。开头“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澹无情”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淡漠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孤独和心境的凄凉。
接下来的“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两句,则是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这里的“张翰”指的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张翰,他曾因诗名扬,而“李衡”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个误记(通常认为应为李颀)。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名字,传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向往之情。
中间部分“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表明诗人的生活状态是飘泊不定,而且还在担忧着家乡的战乱和动荡。这里的“十口”可能指的是家庭或亲人,而“两川”则是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最后,“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则是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重阳节(中国古代农历九月初九)的感慨。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登高望远的习俗,象征着思念和追忆。在这里,诗人想要通过登高望远来寻找心中的“二京”,即长安与洛阳,这两座城市不仅是古代的政治中心,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人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动荡时期中无法实现的心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