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迹云凝迷去鹭,屋头烟煖见饥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成天(chéng tiān)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点染(diǎn rǎn)的意思:点缀、涂抹颜色。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霏微(fēi wēi)的意思:形容气象或事物微弱、稀疏。
混成(hùn chéng)的意思:指混杂在一起,没有区分开来。
柳芽(liǔ yá)的意思:柳芽是指柳树的新芽,比喻新生事物的出现或新的希望。
融化(róng huà)的意思:指固态物质在加热或受外力作用下,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比喻感情或态度变得柔软,容易被打动或影响。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屋头(wū tóu)的意思:指屋顶上的头部,比喻在某个地方最高处的人。
许多(xǔ duō)的意思:很多,大量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 翻译
- 腊月里雪花还不算太多,春天来临后舞动的雪花却交错纷飞。
雪花混入天地间,使万物都变得白茫茫一片,连园林都被装点得繁花似锦。
湖岸边,云雾缭绕,让觅食的白鹭迷失了方向,屋檐上炊烟袅袅,饥饿的乌鸦在寻找食物。
春风终究能融化冰雪,就连柳树的嫩芽也从寒冷中苏醒过来。
- 注释
- 腊里:指农历十二月,冬季。
霏微:形容雪花细小而密。
交叉:交错,互相穿插。
混成:融为一体。
同色:颜色一致。
著花:开花,点缀花朵。
岸迹:湖岸或河边的痕迹。
云凝:云雾凝结。
去鹭:离去的白鹭。
屋头:屋顶上方。
烟煖:炊烟温暖。
饥鸦:饥饿的乌鸦。
东风:春风。
融化:使冰雪融化。
寒澌:寒冷的冰层。
冰柳芽:被冰冻的柳树新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冬末春初的景象,诗人施枢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春雪的美丽和生机。首句"腊里霏微未许多",写出了冬日里雪花初降,数量还不多,但已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来舞片却交叉",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春风中飘舞,交织成一片美丽的画面。
"混成天地皆同色",展现了大地上雪与天融为一体,白茫茫一片的壮观景色。"点染园林尽著花",则将雪花比喻为花朵,装点着园林,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两句"岸迹云凝迷去鹭,屋头烟煖见饥鸦",通过描绘湖边雾气中的白鹭和屋檐上炊烟中的乌鸦,进一步增添了冬春交替时的生动气息。
最后两句"东风毕竟能融化,不放寒澌冰柳芽",表达了对春风温暖力量的赞美,相信即使严冬的冰雪也能被春风化解,柳树的新芽即将破冰而出,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动态感,充分展现了春雪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襄阳古乐府二首·其二襄阳乐
谁言襄阳苦,歌者乐襄阳。
太守刘公子,千年未可忘。
刘公一去岁时改,惟有州南汉水长。
汉水南流岘山碧,种稻耕田泥没尺。
里人种麦满高原,长使越人耕大泽。
泽中多水原上乾,越人为种楚人食。
火耕水耨古常然,汉水鱼多去满船。
长有行人知此乐,来买槎头缩项鳊。
明日复赋
放舟城西南,却向东南泊。
朝来雨新霁,白水浸城脚。
古汴多流苴,清泗亦浮沫。
平吞百涧暴,灭尽三洪恶。
游人不胜喜,水族知当乐。
舟行野凫乱,网尽修鳞跃。
香醪溜白蚁,鲙缕填花萼。
人生适意少,一醉皆应诺。
同游非偶然,后会未前约。
简书尚见宽,行日为公却。
西轩画枯木怪石
西轩素屏开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轮。
顾兔出走蟾蜍奔,河汉卷海机石蹲。
牵牛自载倚桂根,清风飒然吹四邻。
东坡妙思传子孙,作诗仿佛追前人。
笔墨堕地称奇珍,闭藏不听落泥尘。
老人读书眼病昏,一看落笔生精神。
次韵蒋夔寒夜见过
都城广大漫如天,旅人骚屑谁与欢。
北风号怒屋无瓦,夜气凝冽冰生槃。
雪声旋下白玉片,灯花暗结丹砂丸。
叩门剥啄惊客至,吹火仓卒怜君寒。
明时未省有遗弃,高论自笑终汗漫。
识君太学嗟岁久,至今客舍犹泥蟠。
正如憔悴入笼鹤,坐见摧落凌风翰。
明朝尚肯过吾饮,有酒不尽行将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