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湘水》
《渡湘水》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悠悠寒日城闉,风蹙微波作细鳞。

莫怪此江清见底,屈平曾向此投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城闉(chéng yīn)的意思:指城墙上的楼槛。

寒日(hán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日子。

见底(jiàn dǐ)的意思:指事物的底部或底层被看到或触及,也可引申为了解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投身(tóu shēn)的意思:全身投入,积极参与,毫不保留地投入到某种事业或活动中。

微波(wēi bō)的意思:微波是由“微”和“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泛指微小的波动或变化。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翻译
寒冷的日子慢慢临近城墙边
微风吹皱水面像鱼鳞般细密
注释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或空间辽阔。
寒日:寒冷的太阳。
傍:靠近。
城闉:城墙边,古代城门外的防护墙。
风蹙:风吹得水波起伏。
微波:轻微的波浪。
作细鳞:像鱼鳞一样密集。
莫怪:不要奇怪。
此江:这条江。
清见底:清澈见底。
屈平: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投身:投身其中,此处指投江自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雅的秋日江景,诗人站在城边,观赏着那悠长的寒日和波光粼粼的湘水。诗中的“风蹙微波作细鳞”生动地形容了微风吹拂过水面时产生的一层层细小波纹,如同鱼鳞一般精致。

“莫怪此江清见底”这句话表达了对湘江清澈透底的惊讶,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紧接着,“屈平曾向此投身”则是诗人在历史上寻找共鸣,提及东汉时期的屈原,他在五月初五日因不被理解和重用而选择了投江自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与古代贤者的精神交流,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悲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清澈湘水的喜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马贲以画花竹名政宣间其孙远得贲用笔意人物

世间有真画,诗人干其初。
世间有真诗,画工掇其余。
飞潜与动植,横写极太虚。
造物恶泄机,艺成不可居。
争如俗子通身俗,到处堆钱助痴福。
断无神鬼泣篇章,岂识山川藏卷袖。
我因耽诗鬓如丝,尔缘耽画病谷羸。
投笔急须将绢裂,真画真诗未尝灭。

(0)

题水墨画水仙木犀

翠袖擎金盏,香风动宝车。
几间莫轻觑,故故薄云遮。

(0)

重九日病酒不饮而园菊已芳薄莫吟绕亦有佳兴

心境本一如,美恶缘妄生。
惟今寻常日,强以重九名。
入秋雨泽悭,连朝更晴明。
木叶未苦凋,禽鸟皆春声。
寓形天宇内,自顾非壮龄。
年年登高时,无菊酒漫倾。
何如兹岁好,金英照轩荣。
远怀紫桑翁,合处无疑情。
不饮还醺然,妙寄由天成。

(0)

榜书轩曰景白以炉香事乐天像因题诗六韵其上

贤如文正及文忠,迂叟东坡尽学公。
自愿人才虽太远,仰希閒乐或相同。
墅邱寺观游须遍,台榭舟桥乐未穷。
酩酊酒拚犹欠量,平夷诗效竟无功。
子迟发白如先约,官达名高定不逢。
赖有香山类东刹,西方内院各心空。

(0)

出余杭县

暑剧中宵枕屡移,夙兴犹得趁凉时。
平冲露气篮舆稳,遥杂星芒篠炬随。
角景有诗聊记述,为人无术漫驱驰。
须臾假寐谁惊觉,隔岸清风叫子规。

(0)

桂隐纪咏·安閒堂

不作风波民,已铸赫胥印。
同好岂无人,望崖行少进。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