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材(chǔ cái)的意思:指出色的才能或杰出的人才。
访古(fǎng gǔ)的意思:指寻访古迹、古人遗迹或古代文化等。也可泛指对历史、文化等进行研究和探索。
飞梁(fēi liá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出色。
歌调(gē diào)的意思:指歌曲的音调或唱腔。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裴回(péi huí)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曲折回旋。
山意(shān yì)的意思:形容心境深远、意境高远,具有山的气势和情趣。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象为(xiàng wéi)的意思:比喻某种情况或状态如同某种动物的样子。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重叠(chóng dié)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重叠在一起。
- 翻译
- 高高的楼阁层层叠叠打开,我漫游古迹上裴回徘徊。
感叹历史的舌头述说秦国的策略,如飞梁跨越时空,借用楚地的才情。
如同凤凰翱翔直抵云霄,万物景象化作诗篇纷至沓来。
想要唱出关山的意境,巴地的歌曲调子更加悲凉深沉。
- 注释
- 危轩:高楼。
重叠开:层层叠叠。
裴回:徘徊。
有舌:感叹。
嗟:叹息。
秦策:秦国的策略。
飞梁:跨越时空的桥梁。
楚材:楚地的才情。
云霄:高空。
凤:凤凰。
为诗来:化作诗篇。
和:表达。
关山意:关山的意境。
巴歌:巴地的歌曲。
调更哀:调子更悲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晚夏时节,随同段相公一道登上张仪楼的所见所感。开头“危轩重叠开,访古上裴回”写出登楼的景象和寻访古迹的情怀,“有舌嗟秦策,飞梁驾楚材”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兴趣和渴望。
接着“云霄随凤到,物象为诗来”展现了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色的美丽,以及这种自然美景激发诗思的过程。最后两句“欲和关山意,巴歌调更哀”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古代诗人的精神相通,同时通过自己的诗歌抒写更深切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试图在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交织中找到诗意的永恒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张士达游黄山歌
黄山三十六点云,中秘幽奇世人未见犹未闻。
混沌乍开始自大唐国,易黟为黄而附轩辕鍊丹盟仙群。
天都莲花突兀直入青云上,诸峰吐烟喷雪如波之荡漾平天矼。
是蛟龙飞舞变幻而莫测,下有海深万丈空洞氤氲云吼浪。
更有仙灯诸洞九龙诸潭仙桥月塔诸胜迹。
君今策杖蜡屐走险一一当遍历,须令向禽宗炳之辈叹羡而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