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归溪水腻,红入路花明。
约伴采芳去,依山徐步行。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一次山间漫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首联“绿归溪水腻,红入路花明”,以“绿”和“红”两种鲜明的颜色对比,生动地勾勒出春天溪流的清澈与路边花朵的鲜艳,营造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颔联“约伴采芳去,依山徐步行”,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山中采摘花草的情景,行进时步履从容,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享受。
颈联“真境诗堪画,愁城酒可倾”,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认为这样的景象即使化为诗篇也难以完全表达其美,同时也暗示了在自然美景面前,心中的忧愁可以被暂时忘却,通过饮酒来释放。
尾联“寻僧知寺远,云外断钟声”,描绘了诗人寻找僧人的过程,虽然寺庙距离遥远,但远处传来断续的钟声,似乎预示着禅意的深远与宁静,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山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内心世界的宁静,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兰心短。
草堂晨起酒半醒,家童报我园花满。
头上皮冠未曾整,直入花间不寻径。
树树殷勤尽绕行,举枝未遍春日暝。
不用积金著青天,不用服药求神仙。
但愿园里花长好,一生饮酒花前老。
春江无云潮水平,蒲心出水凫雏鸣。
长干夫婿爱远行,自染春衣缝已成。
妾身生长金陵侧,去年随夫住江北。
春来未到父母家,舟小风多渡不得。
欲辞舅姑先问人,私向江头祭水神。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