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七十三》
《己亥杂诗·其七十三》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冷月霜照一灯,柝铃风送响腾腾

案头英簜门前戟,岂有籧篨覆瘐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案头(àn tóu)的意思:指案子上的事物,也比喻工作、学习的地方。

冷月(lěng yuè)的意思:指寒冷的月光,多用来形容寂静、冷清的夜晚。

霜照(shuāng zhào)的意思:比喻非常寒冷的天气。

腾腾(téng téng)的意思:形容烟、气、雾等向上升腾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兴起、充满的样子。

严霜(yán shuāng)的意思:形容严寒的冬天。

英簜(yīng dà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光彩耀眼,出类拔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冬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锐感知与深刻思考。首句“冷月严霜照一灯”,以“冷月”和“严霜”渲染出冬夜的寒冷与寂静,一盏孤灯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格外明亮,照亮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接下来,“柝铃风送响腾腾”一句,通过风声中传来的柝铃声,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与寒意,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警醒。

“案头英簜门前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书桌上的书籍与门前的武器,象征着知识与力量的并存,以及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坚守。这里的“英簜”和“戟”分别代表了文武两方面的装备,显示了诗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仅追求学问,也渴望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一句“岂有籧篨覆瘐冰”,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与批判。籧篨(qú chú)是一种粗陋的遮盖物,用来比喻低劣的保护或掩盖。而“覆瘐冰”则暗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冷漠,仿佛连最低限度的关怀都难以给予。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正义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面对严酷现实时的独立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情怀。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拟谢灵运游南亭

清景媚霁月,斜阳半翠微。

白云叠巘崿,片片相因依。

游子思故乡,千里眺郊畿。

园禽知气候,池草生方菲。

幸睹景物好,转觉年岁非。

美人叹迟暮,伤心知者稀。

安能驻华发,朱轮不西归。

寄语同心客,无负此春晖。

(0)

赋得取人以身得贤字五言八韵

门将开吁俊,馆更辟招贤。

莫漫求人切,须从正己先。

无双才自裕,帷一学宜专。

玉尺何由准,金绳本不偏。

望风钦九德,指日定三铨。

乐育菁莪什,威仪菉竹篇。

分官迟命巽,立政早乘乾。

圣学唐虞绍,翘材遍八埏。

(0)

敬摹亚圣像立石台郡学宫诗以记之

巍巍圣德,孰与比隆。知言有素,浩气常充。

战国邪说,莫知所终。辟之距之,不愧禹功。

乃审厥像,勒石鸠工。尊为圣配,奉诸学宫。

其容作肃,惟貌则恭。蓬瀛瞻仰,多士尊崇。

而今而后,吾道已东。

(0)

五妃墓吊古并考·其一

问俗慎遗徽,从亡祀五妃。

我王甘就义,群妾亦知几。

节冠东瀛首,名同北地辉。

乾坤扶正气,坟庙显神威。

(0)

正月廿二日余以西旋自海门登舟与解戒予文炯辛圃王亮斋别

薄宦真成汗漫游,重溟以外四经秋。

劳薪谁解轮辕惜,退院难为瓶钵谋。

晨夕素心殊可念,川涂白首尚何求。

年时惯洒临岐泪,几日东风竟放舟。

(0)

六月六日即事

竹素丛残海外装,官閒偏为曝书忙。

风床叶叶舒还卷,消受长天古墨香。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