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昌 国 秩 满 次 陈 纠 祖 行 韵 一 首 宋 /王 阮 昔 之 督 邮 逐 彭 泽 ,今 之 督 邮 眷 昌 国 。不 令 自 赋 归 去 来 ,更 以 新 诗 祖 行 色 。开 缄 墨 湿 雨 蒙 蒙 ,细 读 字 字 含 清 风 。尘 埃 三 载 足 昏 塞 ,一 听 妙 语 还 醒 忪 。持 归 柴 桑 有 茅 舍 ,揭 之 其 间 作 佳 话 。非 惟 可 诧 陶 渊 明 ,亦 愧 当 年 督 邮 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令(bù lìng)的意思:不使人满意或不令人满意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督邮(dū yóu)的意思:指监督邮政工作,确保邮件的安全和顺利送达。
非惟(fēi wéi)的意思:不仅仅是
赋归(fù guī)的意思:将某物归还给原主,将权力、职责等交还给原人。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还醒(hái xǐng)的意思:指人从睡眠中醒来或从昏迷中恢复意识。
昏塞(hūn sāi)的意思:指头脑迟钝,思维不清晰。
佳话(jiā huà)的意思:佳话指的是美好的话语或令人愉快的谈话。
间作(jiàn zuò)的意思:指农田中两种或多种农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交错种植。
开缄(kāi jiān)的意思:打开封缄,指公开或公布。
茅舍(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妙语(miào yǔ)的意思:指言辞巧妙、精彩,能够表达深刻的意义或启发他人的语言。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诗祖(shī zǔ)的意思:指古代文学家、诗人的祖先,也指古代文学的奠基人。
细读(xì dú)的意思:仔细阅读或观察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醒松(xǐng s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从梦中醒来或恍然大悟。
行色(xíng sè)的意思:指行走时的姿态和神情。
一听(yī tīng)的意思:指一听到某种声音或消息,就能立刻明白其意思或内涵。
雨濛(yǔ méng)的意思:雨雾交融,形容雨天模糊不清。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祖行(zǔ xíng)的意思:指祖辈所行的道路或事业,也可指家族的根基和传统。
赋归去(fù guī qù)的意思:赋予或归还某种权力或责任
归去来(guī qù lái)的意思:指人离开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
陶渊明(táo yuān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清心寡欲,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世俗约束。
- 注释
- 昔之督邮:过去的督邮。
逐:驱赶。
彭泽:地名,指彭泽县令陶渊明。
今之督邮:现在的督邮。
眷昌国:对昌国(地名)有所眷恋。
自赋:自己写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指陶渊明的归隐之作。
祖行色:为出行的人送行。
开缄:打开信封。
墨湿雨濛濛:形容墨迹湿润,如同细雨。
字字含清风:每个字都仿佛带有清新的气息。
尘埃三载:三年的尘世劳顿。
昏塞:昏暗、迷茫。
妙语:美妙的语言。
柴桑:地名,陶渊明故乡。
茅舍:简陋的房屋。
佳话:美好的故事。
诧:惊讶。
陶渊明:东晋诗人。
督邮者:当时的督邮。
- 翻译
- 从前的督邮驱赶彭泽县令,如今的督邮却眷恋昌国。
他不让别人写《归去来兮辞》,反而以新诗为他的离去增添色彩。
打开信封墨迹湿润如细雨,细细阅读字字间仿佛带着清风。
三年的尘埃足以使人昏沉,但一听到这美妙的话语又让人心神清醒。
他把这首诗带回柴桑的茅屋,作为一段佳话展示出来。
这不仅让人惊讶于陶渊明的才情,也让当时的督邮感到羞愧。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阮所作,名为《昌国秩满次陈纠祖行韵一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与现在督邮工作差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曾经作为督邮者身份的自我反省。
开篇两句“昔之督邮逐彭泽,今之督邮眷昌国”直接点出了历史上的督邮追随彭泽(古代名将)与现在督邮关注的是昌国(可能指某个地方或者国家的繁荣)之间的不同。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和现在工作内容、质量的不满。
接下来的“不令自赋归去来,更以新诗祖行色”则是说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自己主动创作新的诗篇,以此来纪念或传承某种精神。这里的“新诗”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的作品,而“祖行色”则可能暗示了对古人风格的追寻。
中间四句“开缄墨湿雨濛濛,细读字字含清风。尘埃三载足昏塞,一听妙语还醒松。”描绘了一种安静阅读诗文的情景。纸张因墨水而湿润,如同细雨般的氛围;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清新的风格。长久以来被尘埃掩盖的心灵,通过聆听美妙的话语得以清醒和解脱。
最后两句“持归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间作佳话。”表达了作者希望将这份阅读诗文的喜悦带回家中,并在茅屋之间分享这段美好的时光,将它变成一则佳话传颂。
结尾两句“非惟可诧陶渊明,亦愧当年督邮者。”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过去作为督邮的经历感到羞愧,同时也对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淡泊名利而感到遗憾。这里的“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高洁的人格和清新脱俗的文风著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作者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抒发了对过去与现在工作态度、精神追求的反思,以及对个人过往行为的自我批评。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和传承的重视,以及希望能够像古代文人那样超脱世俗,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
台山台招人,突兀城南隅。
我来有佳兴,不辞石磴纡。
步穷孤绝顶,局局万丈馀。
永怀旧刺史,儒冠此研书。
竟以印绶归,荣光烛乡闾。
世事几反覆,百年等须臾。
地闲芳草只,树暗怪禽呼。
空留好书名,永与此山俱。
王氏碧鸡园六咏·凉榭
窈窈林影深,澹澹波光冷。
异哉浊恶世,有此清凉境。
侧身朱栏上,风烟得几顷。
啸声出奇响,疑在苏门岭。
荷气递遥馥,如窥太华井。
要须从翁游,岸巾闲日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