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登漫诩中双兔,一日双还倍彼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和谐。
首句“露润青衢草气馣”,以露水滋润青石路旁的草地,草气弥漫,生动地描绘出春天清晨的湿润与清新。这里的“馣”字,形象地表现了草气的轻盈与飘逸,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草香。
次句“阳和举目化机含”,进一步点明了春日阳光的温暖与万物生长的力量。在诗人的眼中,春阳如同自然界的催化剂,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与变化,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后两句“季登漫诩中双兔,一日双还倍彼三。”则运用了寓言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现象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这里“季登”可能是指季节更迭,“双兔”象征着对称与和谐,而“一日双还”与“倍彼三”则表达了时间流转中的效率与增长,暗示了在自然规律下,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有着其内在的逻辑与速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与变化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
为学有本末,根固枝必稠。
又如水有源,源清无浊流。
颜子先四勿,韶冕患不优。
曾子贵者三,岂于笾豆求。
九经始慎独,八目正乃脩。
我嗟半山学,不识濂溪周。
远取湖学意,粗迹穷雕锼。
边防与水利,讲诸萤案头。
是致青苗法,规摹国师刘。
汲汲淬事功,方寸俱缪悠。
尧舜不牧羊,羿射奡荡舟。
农圃有弗如,问陈有弗酬。
国定一正君,此道轲传丘。
茂叔二程张,獾郎疾如仇。
永乐西事败,谈兵兹可羞。
陵夷至宣靖,地下噬脐不。
此心主精一,焉用功利谋。
所以汗背勃,见嗤户牖侯。
君今录泮事,往遨白蘋洲。
臆对议湖学,岂无苕溪鸥。
《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宋·方回】为学有本末,根固枝必稠。又如水有源,源清无浊流。颜子先四勿,韶冕患不优。曾子贵者三,岂于笾豆求。九经始慎独,八目正乃脩。我嗟半山学,不识濂溪周。远取湖学意,粗迹穷雕锼。边防与水利,讲诸萤案头。是致青苗法,规摹国师刘。汲汲淬事功,方寸俱缪悠。尧舜不牧羊,羿射奡荡舟。农圃有弗如,问陈有弗酬。国定一正君,此道轲传丘。茂叔二程张,獾郎疾如仇。永乐西事败,谈兵兹可羞。陵夷至宣靖,地下噬脐不。此心主精一,焉用功利谋。所以汗背勃,见嗤户牖侯。君今录泮事,往遨白蘋洲。臆对议湖学,岂无苕溪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8967c6897e0c4e0670.html
初二日许公度使君来自西坑贼寨见访
曰予视贼垒,雨且二十日。
山行屡颠仆,泥行马没膝。
火攻未可施,诸军睨空碧。
小丑胆气粗,亦有炮与石。
持榜以招之,贷命续粮食。
彼谓一下山,求活岂可得。
使君廉且慈,眉攒咽为塞。
未必皆凶徒,胁从十有七。
暴露数月矣,武将正愤悒。
合围焉肯退,但欲事鏖击。
天意不肯晴,讵不念冤抑。
渠魁谋遁逃,所幸已就执。
焉得遂两解,曲赦与抆拭。
次韵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其一
恭惟天地心,物物息相禅。
诗人卜丰年,生意寓雪霰。
彼但言其消,譬梦幻泡电。
痴悯狙公赋,忿斥蜗国战。
焉知往圣作,视世岂邮传。
向明赞化育,司牧必南面。
寸丹对上穹,退以学自练。
至其出为物,遇暍忍不扇。
吾目故未瞽,此道若有见。
自养非所养,焉敢事荒燕。